那天,直到散场,肖宇龙也没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音响里响起一首歌的前奏。
陶诗悦立马站了起来,“我的我的!我统共就唱两首,麻烦不要跟我抢,也不要跟我合唱!”
她拿上麦克风,站到了包间中央。
那两首歌都是孙燕姿的。
一首是《隐形人》。
一首是《我也很想他》。
夏漓一下便听出她是唱给谁的。
满场喧嚣,她却唱给一个不在场的人。
我也很想他
我们都一样
在他的身上
曾找到翅膀
浮靡灯光里,夏漓听着那歌声,像是被末日的山灰落了一身。
心脏沉重得浮云蔽日。
仿佛,那年夏天和晏斯时初见时,那场心上地震的余震,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接连而至的连锁反应,是命里避无可避的劫难。
而夏天那么短
思念却很长
那细听似乎带了几分哽咽的歌声,还在继续。
夏漓泪眼朦胧地掏出手机,按亮屏幕,点开短信发件箱。
一封封下落不明的问候。
「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题目简单得要命。我们都说,这场考试就是学校为了让我们找信心用的。」
「嗨。今天天气不错,我整理了自己的to do list,发现高考完之后,有好多的电影要看。」
「嗨。新一期《看电影》上市了。」
「嗨。你现在还好吗?是不是已经在国外了?」
「嗨。你考试会紧张吗?有什么克服紧张的方法吗?」
「嗨,明天就是高考了。你可以……祝我高考顺利吗?」
……
嗨,晏斯时。
怪我声音太短促。
我漫长的喜欢,飞不过你的万水千山。
第26章 (好久不见)
2016年的秋天, 夏漓患了一场重感冒。
她烧了整整一晚,断续的梦里, 梦到了高中时期的一些片段。
退烧后, 整个人莫名有种四大皆空的超脱感。
徐宁来给她测体温时,她说:宁宁,你那个公众号, 我能投稿吗?
自南城大学毕业以后, 夏漓校招被北城一家科技公司录用,做产品品牌国际运营。
徐宁本科就在北城, 毕业以后顺理成章留了下来,经人介绍, 做了编剧这一行。
作为入行不久的新编剧, 徐宁接手的都是小项目, 别人定好了大纲, 她只照着大纲填内容, 报酬按集计数。
这种“计件工作”, 很容易吃了上顿没下顿。
好在13年起,徐宁就开始经营一个叫做“冥王星邮局”的微信公众号,主打情感故事。
这号一开始半死不活的, 纯靠徐宁用爱发电。
直到15年下半年, 公众号这东西突然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冥王星邮局”有一期的头条, 是徐宁的一个学姐写的爱情长跑八年, 备婚时却发现未婚夫出轨的真实故事。
文章感情真挚,文笔畅白, 又因当事人疑似某高校曾经的一对风云人物,满足了读者的吃瓜欲望, 一时间在北城当地的几个高校圈子里纷纷转载。
那一期的推文,阅读量如坐火箭一般噌噌上涨。
徐宁趁热打铁,后续又推出了几个小爆款,说是真人真事,实则都是她自己编的。她本来就是从事编剧这行的,对此驾轻就熟。
借此东风,“冥王星邮局”吃到了一波红利,靠着接广告的收入,总算让徐宁不至于喝西北风。
夏漓想要投稿的,就是这个公众号。
她病假休完,又请了两天年假,就窝在出租屋里写“回忆录”。
两天后,稿子没写完,凭意志力吊着的那口气突然就泄了。
她把只写了半拉的文档发给了徐宁,叫她先看看,觉得还行她就抽时间收个尾。
那稿子的很多内容,摘自于她自己的网易博客,而后做了整理润色。
她忘记自己之前在哪儿看过一个叫做《经过梦的第九年》的短篇,觉得这标题很贴自己的故事,暂且借用了,笔名是随手打下的博客的名字,“雪莉酒实验室”。
倒不为文笔或者故事有多么惊世骇俗,而是故事的男主角“Y少年”,她根本就是认识的。
徐宁评价夏漓:“在我跟晓晓眼皮底下搞了两年的暗恋,夏老师,您可真是个干大事的人。”
后面开始做一个大的宣传活动,结束以后又是年关,夏漓忙得要命,稿子的事彻底抛诸脑后。
徐宁那公众号也不缺投稿,排期能够排到三个月以后。
已过八点,整栋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
办公室里,无人的区域熄了灯,留下几片孤岛式的白光,那就是跟她同病相怜的加班人。
外头寒风呼啸,巨大玻璃窗将其隔绝,安静空间里,只有偶尔敲击键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