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锦朝办事的时候,心里总念着在亘望厅里的明尘。
她跟随明尘进亘望厅,看见定平孤身一人在那里。定平的身影后来就幻化成了明尘,明尘面对自己,拖拽着颀长漆黑的影子,立在黑暗中,因她不用灯,自己便都看不清她了。
狐狸心里矛盾得紧,背后皮肉牵动着疼,她追上队伍办事时也没有什么人明面上为难她,她在前面带路,还有人问她是不是受伤,后背总是缩着。
回去后,她心里把明尘嘱咐过的章程潦草地做完,飞快奔回亘望厅。离得很远,看见了明尘站在亘望厅门口,衣裳单薄,因眼盲,只是拢着衣袖,侧耳听着风声,又伸出手,摸了两次,才准确够到仙鹤叼着的玉简,拿在手中,沉思着什么,流云有时飘过亘望厅上,有时停在明尘四周,徐徐地,缓缓地离去。
明尘进入亘望厅。
如今的自己,不过是蒙受教导的幸运狐狸,心中千般迷惘,想起明尘教导她所谓道心与心魔之事,便短暂地将明尘放在脑后,省察自己的内府,暗中也有些在意的事,便从明尘的入门典籍看起,钻进了藏书阁,许久才出来一次。
天道与地道,开天圣书与吞天神书,盘古开天地……这一切,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中都留下过痕迹,狐狸本就是在读书声中养大的,看起书来速度很快,又因自身又有修为,有不解之处近水楼台地寻明尘解答。
有些天衡宗外门弟子才学读典籍,竟然有许多出身贫寒不识字的,因才来内门读书,不大认识那些师兄师姐,那些师兄师姐自己也忽然被师尊耳提面命地要多读些生涩东西,一个头比两个大,更没有什么搭理别人的心思。
而且因宗门变动,一直未能举行弟子比试,也见不到那些有资格收徒的人,外门弟子都笼在一起互相请教,但都是半懂不懂的,程锦朝见了,便说教他们读书。
虽然程锦朝是个狐狸,但说到给幼童开蒙,给文盲教书这回事,她耳濡目染,很有些家传绝学。
为了省事,每日日落前后便把人笼在藏书阁前的空地上,一开始不过五六个弟子听她教认字,后来人多了,每日都闹成一团,她也有些力不从心。便向明尘提请,在外门弟子处另设一处书堂,专做些认字读写的事情,而这些事,也有了其他人帮忙,管事师兄更是一力扛下了大多数时间,以些基础的修真典籍为课本,边认字边学道,竟然收效不错。
事情才过去半个月,天衡宗便像是要被典籍淹没了,抄书的弟子昼夜轮值,看书的弟子走着走着便发疯似的开悟了,坐在原地吐纳,藏书阁人满为患,藏书阁长老不得不搬出藏书阁回到洞府,找明尘要灵石扩建藏书阁。
而明竹带人研读典籍的事也有了收效,深挖盘古开天之事,最终经过几轮报告,有了四五个地点疑似遗迹,便派遣弟子去探察。
宗门底蕴还算深厚,明尘盘了盘出灵石的几座城的数额,把张弓城的事提上了日程。
即便荒山宗能在建造之前就与天衡宗搭上话,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改善,明尘并不同意建造铁壁。
铁壁把人定在土地上,那片土地还是片荒地——太消极了。
虽然能够理解,再荒芜也是家乡的用意,明尘想起了那些奴隶的贩卖,还有千里迢迢从南边奔向北州的人。
还有狐狸所说的那永无白昼的张弓城,地下涌动着举事的暗流,洁白的城主府中亭台楼阁,失了神志的奴隶,凄楚的风,晃动着的荒山宗的影子,疯了的医者。
天大地大,各样的事都如风如水,错落交织,明暗相叠,她站得过于高,寂静得只听到胸中的风声。
一项措施,有许多细微的,甚至听起来可笑的阻碍。
就比如命人好好读书,却没意识到就连自己这天衡宗,也有许多弟子不识字。当初那些人都是怎么过来的呢?还是说,因为不识字的人多,所以肯一本本学字,再去藏书阁读书的人就少呢?
他们不是程锦朝,即便在村中也有一位识文断字有魄力的母亲——她自己也足够幸运,在村中也有一位认字的长辈教她。因此许多时候,她竟也会一时间忽略了穷苦的底线比她想得还要低。
又彻夜未眠地想了自己本要对众人宣布的计划,收了玉简删删改改,还是按下,有些急切的冷硬的心徐徐绽开裂痕,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在外门管事师兄的举荐下,有一个叫做石玉的弟子被选中做她临时的侍剑弟子——因上一个还没出师,但她现在也很需要一个为她忙碌琐事的人。
少女很珍惜给宗主做侍剑弟子的机会,虽然生得很魁梧力气颇大,但在明尘面前端茶送水传信都是小心翼翼的,怕自己声音太大吵到她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