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书点了点头,开始酝酿自己的情绪。
“你手臂上怎么有伤?”沈冰清想要抱住曹亚峰,但是却没有想到曹亚峰手臂上有好几条鞭痕,于是惊讶,害怕地问。
曹亚峰赶紧拨开沈冰清的手,将袖子往手腕前掩了掩。
“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曹亚峰后退了两步,背过身去道。
背过身去是黎书不自觉的动作,并不是宋治设计好的,但是这个动作却意外的和情景很搭。把曹亚峰心里的那种不想让沈冰清看到自己的挫样表达的淋漓尽致,完美地展现了曹亚峰内心的煎熬与自卑。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天色已经擦黑,于是宋治宣布今天的拍摄到此结束。刘邵卿玩了半天也有些累了,于是拉着黎书就往门口走去。
黎书一上车就捶打起自己的肩膀来,因为有一场戏一直要打开肩膀做拥抱的姿势,早就叫黎书难受死了,只是黎书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
见黎书这样,于是刘邵卿给黎书捏起肩膀来。
“这怎么好意思呢。”黎书赶紧挣扎着要躲,无奈车厢空间太小,右边是门,并没有可以退让的空间。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也是我怂恿的才去拍了电影,再说要不是你,我哪里能这么近距离看明星拍电影呀,还有那些亦假亦真的道具,真是过足了眼瘾,说起来我真该谢谢你。”刘邵卿一边继续给黎书捏肩,一边夸夸其谈。
如果是这样,黎书觉得似乎也说的过去,毕竟刘邵卿捏肩膀捏的真舒服。可是他不知道,刘邵卿心里对他已经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就是从黎书拍那场深情地看着黎梦流着泪离开的戏。黎书眼眶里那百转曲折的泪珠,要落非落,忽然就激起了他对黎书的保护欲。他觉得,黎书不应该像角色里那样悲苦。或者黎书真的不应该继续在沈家做一个下人,也许当明星才是黎书应有的命运。
“要不,就留在申城吧,沈家那边我去打点。”突然,刘邵卿说,手里的动作还在继续。
黎书很累,当然也不会想那么多,于是自嘲道:“那怎么行,何况我哪有当明星的命,这次只是巧合中的巧合了吧。”
“我还要等我们家少爷回来呢。”黎书在心里这样想,想着想着就想到了一个白白嫩嫩地男孩子在烈日和暴雨下训练的场景,一时噤了声。
刘邵卿也不敢一下子表露太多,于是便没有继续说话,车子就这样稳稳当当地开回了家。
第二十八章 各自天涯16
第二天,黎书继续参与了“烽火蔷薇”的拍摄,不过由于摄像机出了些故障,摄像师一直在修理,刚开始宋治还叫演员们先过过戏,但是摄像师那边却一直没有进展。
“怎么样,还不行吗?”宋治问。
“好像还是不行。估计得拿到修理厂修理了。”摄像师急得满头大汗地回答。
宋治再三确认了状况,下午是没办法拍摄了。想来这段时间演职人员一直都在忙拍摄的事,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就宋治就宣布下午放假半天。组里的演职人员个个兴奋不已。
早上刘邵卿送黎书过来,本来刘邵卿说如果黎书忙完了就叫他给厂里打个电话,他会来接他回去。只是这会才一两点钟,黎书觉得这时候回去也太早了,便想单独上街走走,散散心。因为昨天想到了沈聿潇,于是又引发了离愁别绪。而上一次未能见到沈聿潇的遗憾又被放大了无限倍。黎书很想一个人走走。
申城的街道很热闹,即便不是黄浦江边,即便是下午一两点钟,路上也挤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高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也有黑头发的人,不过黑头发的也不尽然都是本国人,有几个穿着宽大的袍子,一看就是日国的。他们走起路来嚣张的很。看到这样的人,黎书突然又感觉自己十分地支持沈聿潇去参军了。黎书是来散心的,所以也不去拘泥那些日国人,转而去看那不时摇着铃铛穿街而过的黑色电车。一趟又一趟地接送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可是黎书知道,在这繁荣的表象下面,是国家的羸弱不堪,是人民的痛不欲生。就拿洋布取代土布来说,虽然很多地方还在经营手工作坊,但那并不是技术好,只是它太落后,没有开大机器的必要。但是随着外部资本的继续推进,洋布换成土布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黎书虽然谈不上饱读诗书,但是跟着沈天白的那些年也已经耳濡目染。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始,这个国家也在积极的探索,可是事到如今似乎却又没什么改变。
所以黎书下定决心,回徽城一定要开工厂,一定要率先做出改变,因为一旦改变到来,那么还未变动的人就要粉身碎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