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妈妈又自奉了命,单准备了老太太及二房的礼,便和乔玉言一道去见了。
老太太似乎跟徐家外祖母有些过节,对于李妈妈的到来,脸上淡淡的,不过李妈妈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然后便去了二房送姚氏的礼。
徐氏也是多年没有见到李妈妈,拉着她的手细细地说了大半日的话,又说起徐老太太关心她肚子里的胎,便将蝉衣引荐了过去。
“咱们老太太说姑太太毕竟多年未孕,如今这一胎还是要多慎重些才好,她老人家不能过来,便特意叫了蝉衣来,别看她年轻,却事事妥帖的。”
徐氏便红了眼眶,李嬷嬷便接着道:“老太太说了,姑太太好好保重身子,便是对她最大的孝敬,她老人家若是有机会,还要上京城来看您呢!到时候给她亲手抱抱外孙就好了。”..Com
乔玉言在一旁看着徐氏哭,心里隐隐明白,她在徐家住了多年,隐约也知道徐家外祖母对自己母亲这个女儿并不甚满意,具体情况她不知道,但是此时徐氏的心情,倒是能理解几分。
李嬷嬷便又拿出徐家外祖母专门私底下给母女两个人的礼,送徐氏的是一尊一尺多高的羊脂玉观音像,一架翡翠炕屏,另外还有好些料子。
那观音像玉质细腻,雕工精湛,大士面带悲悯,俯瞰众生,一看就知道并非凡品,怕是有价无市的东西。
那翡翠炕屏用的是整块的翠,雕着锦鲤戏荷图,难得的是那锦鲤竟是天然的红白色,不但设计巧妙,更兼活灵活现。
送给乔玉言的是两匣子宝石,一盒红宝石,一盒碧玺石。
李妈妈笑着道:“老太太知道姑娘主意大,心思又多,说送了你现成儿的头面,怕你不喜欢反倒压箱底了,便叫把这个送了来,姑娘喜欢什么样式的自己打去。”
徐家外祖母一向对乔玉言宠爱无度,这些东西估计就是徐家的表姐妹们都是没有的,心下一时间有些泛酸。
等李妈妈要回去时,便也装了满满两车东西回去,刚好碰到姚氏的丫鬟过来说话。
原来姚氏接了姚家的信,说是她侄子要纳吉,叫她回去过端午节,乔玉言闻言便将要送去姚家的礼直接送去了二房,好叫一起带过去。
姚氏检查了一番,倒是比往年多了两成,心下有些满意,忽然又问道:“那徐家的人回去了?”
“回去了,奴婢去大姑娘跟前回话的时候,正碰上大姑娘叫人抬送去徐家的礼出门呢!”
“哦?那你可有看到大姑娘送了多少去徐家?”
第54章 见面
端午节因为徐氏怀孕的缘故,都没怎么走动,且似乎徐氏和乔谓升又有些闹得不愉快,乔玉言打眼瞧着自家亲爹脸色有些黑,便也不多问了。
不问他就只能自己拿捏着分寸来办,乔家当然也要制席,比如旁支老一辈的二房三房自然是要来的,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个节上一道团圆过节。
除了吃席,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因着乔谓升升了礼部侍郎,这两年乔家也有龙舟下水,就在前头的护城河里,当然前头的名次,他们是轮不上,只不过是凑个热闹而已。
好在乔家早就在两旁铺面的楼上预定了看龙舟的位置,那楼上的隔间本就是预备着端午节的,靠河的一面没有遮挡,站在栏杆旁可以将河面上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徐氏怀着孕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出来,人挤人的,就怕有个万一。
倒是老太太心情好,带着孙女儿媳妇一道出来了,裴姨娘原想留下来陪徐氏,却被徐氏笑着赶了出来出来,只说她一年到头闷在府里,好容易有机会怎么能不出去走走,最后拗不过,还是跟着一起来了。
正好是个艳阳天,天空万里无云,到了半上午就开始热起来,大家来得早还算好,顺顺利利地登了楼,等催龙舟的锣鼓声响起来,底下摩肩接踵,一不小心就要被挤倒。
乔玉言前世只在徐家的时候见过赛龙舟,后来回了京城头一年没有赶上,再后来徐氏过世之后更没怎么出过门,等嫁去了温家,各种事情团团转,看赛龙舟这种事情,怎么也轮不上她。
今日来得早,乔玉言便坐在老太太旁边给她剥荔枝,“这个是才到的头茬儿,咱们南边的铺子讨巧儿,快马加鞭地给送了来,老太太您尝尝,还有冰镇过的,怕您受不住,待会儿太阳上来了,热的时候再吃。”
老太太只微微点头,接了她手里的牙签吃了两个,便点头道:“倒还新鲜,你们也吃,只别吃多了,这东西上火。”
正说着话,忽然从隔壁走进来一行人,“老姐姐今年难得有兴趣,可好些年没有在这热闹上见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