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得不去多想,会不会是梁王念头走偏,对亲弟弟下了毒手。
但又不愿这么想,如此颠来倒去,生生熬到后半夜,越熬越清醒。
“伺候笔墨。”他拿定主意,吩咐。
内监打了个盹儿,听见动静立时站直,拿起墨碇开始研墨。
余光瞄了几个字,后脊绷紧,陛下是要立储了。
这厢京中立储的诏书刚刚拟好,礼部尚且在准备着,许州便得到了消息,梁王亲随面色欢喜,在书房中连连拍腿感叹。
“殿下,终于定了!”
“是啊,不枉殿下一片赤诚苦心,陛下知晓咱们殿下的不易,其实立国号时就该知道,建武,自然是尚武勇猛之意,除了殿下,又有谁能担的起这个名头。”
“别高兴太早,万一是陛下的安抚之意呢?”有人开口,其余几人纷纷点头,“若陛下只是缓兵之计,想让殿下心软放宁王回京,那又该如何?”
“立储之事岂能朝令夕改,未免儿戏!”
“还是要谨慎,属下建议,将宁王留在此地,暂观后续。”
“属下赞同。”
“属下亦赞同。”
幕僚大都主张将顾云庭留下,以观后效。
顾云慕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
“二郎,今日我便要启程回京,等明年开春,我亲自过来接你。”他穿着甲胄,外面是冷青色披风,右手握着长/枪,拍拍顾云庭的手,意味深长道,“别怪大哥。”
许州的别院地处城中,是老宅,宅子里的布局典雅古朴,只是因为寒冬时节,瞧不出什么景致,沿着游廊一直往深处走,便有一地开阔的赏景暖阁,暖阁四周环水,泠泠水声在静谧的院中显得很是清脆。
顾云庭裹着厚实的氅衣,右手搭在扶栏,恹恹看着水里的鱼,慢慢竟看出一张嫣然微笑的脸来,他唇角一动,面色跟着柔软。
一条鱼忽地蹦出,将那平静的水面打破,一圈圈涟漪泛开,那张脸瞬间破碎。
他有点厌恶那条鱼,于是叫人拿来鱼食,特意盯着叫捞了上来,本就是一群红鲤,偏他认得真切,从十几条鱼中一眼辨出,指着鱼肚上有白花的那条,“用琉璃缸子盛出来,端到这儿。”
“是。”
那鱼儿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起初在水里扑通,后来适应了水温,竟很是怯意的游荡起来。
几粒鱼食洒下,它快活地冲着水面上仰,咕噜撅起小嘴,往里一吸,鱼食悉数落进嘴中。
这些鱼不怕人,许是喂的久了,即便被捞到琉璃缸子里,它也丝毫不觉得危险,一圈一圈的转,贴着靠近顾云庭的一侧擎等着鱼食洒落。
又是一捧,它扑棱一声,打了个滚,鱼食接二连三吃进肚里。
旁边伺候的丫鬟吃了一惊,与另外那人窃窃私语:“鱼怕撑不怕饿,殿下再这么喂下去,这鱼大抵要被撑死了。”
“我劝你别过去,没瞧着殿下心情不爽快吗。”
两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上前。
顾云庭又撒了一捧,见那鱼终于动作迟缓,游曳时像是飘在水面,再看圆滚滚的肚子,几乎要与脊背掉个个儿,时不时翻过来,又缓缓拽下去。
如此几回,似乎没了力气。
咕噜一下。
彻底躺平了。
“你挡了我看邵小娘子,这是惩罚。”
顾云庭拍拍手,心中郁愤消减,余光扫到一抹影子,很快消失在廊柱之后。
他知道,大哥不会杀他,是因为念及兄弟之情,血缘之意,但他的幕僚不会善罢甘休,有些人巴不得他早点死,省的提心吊胆,终日惶恐前事生变。
他死了,便一了百了,再无后顾之忧。
顾云庭不动声色地起身,拢着氅衣踱步在游廊中,雪色莹白,院里的枯树皆被掩埋,偶尔能看见几只鸟,寻到吃食便扑棱着翅膀落下,怕被人抓到,很快飞离。
他不想死,他还要去找邵小娘子。
好多话没说,好多事也没做。
腊日已过,再有半月多便到除夕。
在这清冷偏僻的院子里,没有一点年关的气息。
...
宋元正拿着鱼纹令牌接到邵怀安,此后一行人扮作许州官员模样,从城门处顺畅离开,果真如顾云庭所说,持此令牌,无人盘查。
越往北走,天气越寒冷。
他们两架马车并几匹骏马,沿着官道走走停停,很快来到沧州地界。
只要过去沧州,便能与范阳的军队汇合。
启程的刹那,邵明姮仿佛嗅到空气中的一丝腥臭,是战争留下的气味,沧桑冷寂。
深夜,寒风卷着枯枝滚过,打在车轮上,发出咔嚓的断裂声。
马蹄敲打着冻僵的泥土,嗒嗒作响,神经绷紧后,整个人都处于紧张的戒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