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李思安终于忍不住,找了人偷偷越过吴越到达衢州求见邺沛茗。
军帐之中,邺沛茗好整以暇地问道:“你是说,你们的李将军想与我合作,瓜分吴越之地?”
那使者道:“正是!”
邺沛茗没说话,倒是马锋冷笑了一下,道:“李思安是个叛主之人,他的话岂能相信?”
“你——”那使者不忿马锋骂他们的将军,怒瞪了他一眼,可马锋说的是实话,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反驳。
须臾,他扭头对邺沛茗道:“若我们将军战败,我想对邺都督才是最为不利的!”
“说说看。”邺沛茗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邺都督与那吴越已是死敌,必会到不死不休之地步。而一旦我们将军兵败,那徐知行据守庐州,则吴越士气高涨,邺都督若想与之交战必然会处于下风。且邺都督给了他壮大势力的机会,日后想再攻打他便难了。”
“可我如何知道你们李将军不是与徐知行联合了,等我起兵,损耗我的兵力,好让你们趁虚而入?”邺沛茗笑问。
那使者一怔,他当然想过邺沛茗会这么问,若邺沛茗不问,他兴许会觉得邺沛茗只是一个草包,而没有和她往下谈的必要。于是他道:“我们将军只求淮南,待都督解了庐州之困后,金陵和扬州都是都督的。”
“这是……”
“将军称,这是君子协议。”
邺沛茗笑了笑,并未立刻应下。
虽然在徐知行进攻李思安之际,便有人劝她趁虚而入,可她几番调集兵马散布进攻婺州的举动虽本意为让吴越无暇忙于农活,耽误他们的农时,可实际上也是一种试探。
吴越虽然进攻李思安了,可却不是全部的兵力,据斥候传回消息,徐知行虽说领兵十万,可实际上也只有六七万。那吴越剩下的兵马哪儿去了?其实还是在防着邺沛茗。她此时若是动兵,就真的是损耗自己的兵力了。
可徐知行若是打赢了李思安,无疑会增长吴越军的士气,届时要想击溃他们就更难了。
而邺沛茗在衢州经营还不足一年,又无周督宁的支持,即使有火-器,但想速战速决还是有些难度的。
待到三月底,周督宁同意给邺沛茗调派了大量粮草和兵力后,邺沛茗才和李思安达成共识。
周督宁以邺沛茗为兵马大元帅,命其领兵十数万进攻吴越,师出之名为“剿灭叛贼、收复失地”。而邺沛茗以宋庆柏为前军,率领武勇都破阵,再马锋、石大明为左右两军,分别率领五万兵马压境。其领两万兵马为中后军,以便随时援助。
徐知行料想邺沛茗会进军,命一直守在婺州的嫡次子徐廷光率领七万兵马抵抗,同时让徐廷潮出兵骚扰温州,以图乱邺沛茗后军。
不过因温州的兵马一直守着城,据不出战,徐廷潮的骚扰便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战事胶着之际,徐知行料想李思安粮草不足,不敢轻易南下,于是退守金陵,再令徐廷翰率领三万兵马前往婺州援助。
此一战,邺沛茗并无退路,于是刀、箭、攻城车、火-器齐上。且徐知行的兵马数量本就不及邺沛茗,加上这些年邺沛茗一直养精蓄锐,潜心捣鼓火-器,为了不让火-器外泄,严格控制使用数量,使得在此战中,徐知行并无办法对抗火-器。
徐廷翰畏惧于火-器的威力,且兵士死伤惨重,只能率领剩下的几万兵马退守杭州。徐廷潮也不得不放弃台州,退回越州守着。
李思安并没有履行与邺沛茗的契约,躲在庐州养精蓄锐。不过朱徽并不会容许一个背叛了他的人继续蹦跶,在他腾出了兵力来后,便派了屡立战功的骁将卢力讨伐李思安。
五月,李思安兵败被抓,卢力将至斩杀于城门下,头颅送到了朱徽的面前。
周督宁因婺州地偏远,只能将婺州、台州交予邺沛茗打理,至此邺沛茗的下辖便有了信州、衢州、婺州、括州和台州五座州府。
打了胜仗,邺沛茗循例犒赏三军。恰逢端午,邺沛茗便休沐带陈沅岚和三个孩子出游,在城郊时遇到了两个邺沛茗很久未见过的熟人——兰夫人和兰怡。
邺沛茗最后一次听到兰怡的消息还是在建贞二年,自她和陈沅岚因过继孩子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争辩,以她的妥协告终后,兰怡的困扰便没再出现了,她也就忘记了这么个人。
此时的兰怡看起来成熟内敛,兰夫人则成熟之际又多了一丝贵气,姐妹俩虽然都已经踏入了三十岁的大关,可样貌、身材都可算得上是“风韵犹存”,引得旁人频频相看。
兰怡的身旁牵着一个男童,兰夫人的身后则有两个婢女各抱着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