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邺沛茗左迁韶州刺史,但是依旧为靖海军都指挥使、岭南道都知兵马使。这消息对于百姓而言并没有区别,但是对于跟随邺沛茗多年的石大明等人意见便大了,她不得不好好地安抚了一番她的部将。
“哥,锋哥的书信。”邺南将马锋命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书信拿给邺沛茗。
邺沛茗展开一看,无非也是马锋知道了邺沛茗被贬的事情,不过他知道眼下要以大局为重,若他因此事分心,让崔放兄弟俩找了机会反击便不妙了。邺沛茗见他日渐稳重,心里也感到欣慰。
折起书信,邺沛茗抿了一口酒:“下个月雀儿抓周?”
“嗯,就简单地办一下好了。”邺南道。
去年九月初,邺许氏给邺南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小名“雀儿”。大名则取邺琛,寓意珍宝。不仅是邺南夫妇疼他,连陈沅岚得了空都会带着小无双去和他玩耍。
“正好,和安安的一起办了吧!”邺沛茗道。
小无双的抓周日刚好碰上越忠王薨逝,所以便搁置了,一直到如今,十分清闲的邺沛茗才想起来。
如今距离越忠王薨逝半年,除了越王、越王太妃等人还需为越忠王服丧外,其余人都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毕竟天子仍在,只听说为天子斩衰的,没听说过还得为王爷斩衰的。因而幕官员们只需表示一下诚心和忠心,半年内不办喜事、不奏礼乐等便足够了。
“好呀!”邺南喜道。
陈沅岚正巧抱着小无双走出来,看见邺南便道:“南哥儿来了啊!”
“嫂子。”邺南行礼,又对邺沛茗道,“我就先回去了,哥若是定好了日子,便告知我就行了。”
“怎么就走了?”陈沅岚问。
“不早了,我若还在此叨扰,嫂子恐怕得多备一双筷子了。”邺南憨笑道。
“瞧你说的,多一双筷子又有何妨?”话虽这么说,陈沅岚也没有拦着不给他走的意思。
邺南走后,陈沅岚将邺沛茗的酒收了,又和她说起贬职的事情。她并不在乎邺沛茗职务的高低,反而见她这些日子并无沮丧之意,便知她另有打算。
“耶耶耶……”小无双手中抓着拨浪鼓,兴奋地摇着,嘴里朝邺沛茗叫唤着。
“过来。”邺沛茗抚掌。
陈沅岚将小无双放下来,让她自己朝邺沛茗走去。俩人之间的距离也不过五六尺,小无双脚刚沾地便摇晃了一下,不过很快便稳住了,撒开脚丫子便朝邺沛茗奔去,不一会儿便扑进了她的怀中。
“哈哈!”邺沛茗顺势抱起她,又亲了她一口,“重了不少呀!”
“回韶州也好,韶州是我们出来的地方。”陈沅岚道。
“至少他们便不会惦记着瑶儿了。”邺沛茗也道。
“我们何时动身?”
“我还得征调兵马,所以得早些动身,你和瑶儿先交代好这边的事情再慢慢过去也不急。”
陈沅岚点点头,旋即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也不知南岭村的大家如何了,我听秀清说如今的始兴县丁口猛增,尤其是你建的渡口,每日往来的船只都很多。漕运好了以后,那儿去浈阳县也方便了许多。”
“秀清?”
陈沅岚就知道邺沛茗早便忘了:“是聂秀清,两年前她回乡为她的阿娘立衣冠冢,后回到韶州的时候发现有了身孕,便暂时留在村里养身子,去年便也生了一个儿子。”
邺沛茗记起来了:“朱光卿还为他们的儿子起名明唐吧?!”
俩人闲聊了起来,而小无双不甘被冷落,手中的拨浪鼓摇个不停,好几次还把珠子甩到了邺沛茗的脸上,打得她生疼。她不得不抓着她的小手,威胁道:“人小胆子大,敢打我,我不抱你了啊!”
小无双全然听不懂她的话,而是自顾自地咯咯直笑。宋瑶从私塾回来看见这一大一小笑得开心,叹气道:“被贬官也能笑得这么开心的,也只有你了。”
“瑶儿,怎么说话的?”陈沅岚横了她一眼。
小无双见到宋瑶,脸上笑得更加开心,挣脱开邺沛茗便要朝宋瑶奔去。宋瑶还未走过来,看见她一个趔趄便要扑倒,便迅速伸出手去扶住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见她还笑嘻嘻的,不由得嗔怪道:“还笑,等会儿摔倒了可莫哭。”
“咿呀……”
“这不好么,你不是总瞧王爷不顺眼,如今让你眼不见为净,还不开心?”邺沛茗笑道。
宋瑶耸耸肩:“反正你考虑的总比我想的周到,我只是遗憾要告别同窗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到一些地方向更多有学识的人讨教,才能融会贯通、增长见识、学问。”陈沅岚教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