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怎么还不来?”随着徐知行的义军越来越靠近这儿,他便越发焦急。
“他们怕是畏惧瘟疫,而不敢贸然过来了。”韦叔瑜道。
南海王面如死灰:“那该如何是好?”
“命人多准备些旌旗!”
“这是为何?”
“我们要让他们以为援兵到了!”
南海王便策动城中的百姓日夜不停地制作旌旗和稻草人,几日后在夜中便悄悄地竖起在墙头,又让部分兵士换上桂、邕那边的甲胄,然后驻守在城外。
待义军察觉时,便慌张禀报:“将军,他们的援兵到了!”
“何时到的?”
“昨日夜里,无声无息,这城头都是他们的人,还有说城内已经安置不下都驻守到城外来了!”
黄化及登上望楼车,却见城乡城内外都是旌旗,有靖海军的,有桂州的孚军的,还有邕州孚军的。他数了下发现大抵有四万人!
“徐知行何时才能到?”
“潮州来此山路崎岖,还得有半个月。”
“我们的粮草还有多少?”
“已经不多了,还能支撑几日。”
黄化及有些头痛:“不是说他们的粮草快没了吗,为何还能支撑至援军赶到?”
“他们紧闭城门,又杀了我们不少斥候,这一点消息也没透露出来……”
“将军,我们有五万人,他们才有四万,何畏之?”刘严道。
“徐知行带着我们的兵士八万,潮州城兵士两万,结果我们的人只剩下四万,还得放弃那儿。我们这边呢?当初的六万人,连他们只有一万人不到的小城都拿不下,如今他们的援兵到了,你认为还有获胜的可能?”
刘严讪讪地不说话。
周氏道:“将军,不如先拖延他们,待到徐将军他们到了,我们再做反击。”
“如何拖住他们?”
“派使节去投降。”
刘严冷笑:“上次是劝降,如今是投降,若是传了出去,天下人如何看我们?”
众人也附和,周氏道:“投降是假,贿赂是真。我听闻桂州都督崔朴、邕州都督崔放,他们二人是贪生怕死和贪图富贵之人,他们此行派兵援助,无非也是为了立功。若将军派人贿赂他们,又与他们说若他们肯替将军上书朝廷求官,届时将军投降了,那他们必定是首功,功不可没。如此一来他们认为将军退缩了,却正好可以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周氏的话倒是说到了黄化及的心里去了,投降是假,以虚弱的模样来迷惑敌人才是真的。暂时放下身段投降又如何,只要能换来天下,那也是值得的!
于是他便再度派刘严当使者,进城见南海王等人。
刘严带着一车宝物和几个人进城后便被抓住,绑住双手,蒙住双眼来到了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他闻着那腐朽的味道,曾经的记忆浮上心头,他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当即大吼道:“我是使节,你们却将我关入大牢?!”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我们可没有杀你,不过是想让你在此呆上一段时日罢了。至于黄贼的投降书,我们自然会呈给三位大都督。”
这时有人在边上低声吩咐了些什么,刘严听出了那是石大明的声音,怒道:“石大明!我知道就是你搞得鬼!”
“若是可以,我本想在战场上与你决一死战。”石大明道。
“你想做什么?”
“我不会对你做什么,至少在这个时候。”石大明说完,又是一声叹息。
刘严道:“你为何叹气?你不觉得可笑吗?曾经的我们是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而如今你投降了朝廷做了朝廷的走狗,我却依旧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你变了,我还是我。”
“不,曾经的我们是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而如今,我在为百姓而战,你依旧为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而战。”
“朝廷便是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若非皇帝昏庸、朝廷腐败,百姓何止于会反?”
“你不过是为了反朝廷而拿起屠刀,却并未考虑过百姓如何。在你们来之前,岭南道的百姓的日子正一日日地变好,可是你们一来,便会将这一切都毁了。你们看看城外的农田,有多少被用来当作你们贼军的营地了?你们的粮草不足,又有多少人去田里抢夺粮食的?若非我们早些将百姓迎入了城中,怕是他们都会成为你们的刀下亡魂。”
“朝廷亡了,我们自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以小见大,连一个百姓都不能善待,若是你们得到了天下,想的恐怕是首先让自己过好日子,而后才会想到百姓吧?”
“你不必再为你当了朝廷的走狗而狡辩,我们这是大义!”
石大明不再说什么,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