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走就足足走了一夜,后半夜孩子们都受不了了,这会已经在大人的背上睡得打呼噜。
袁老三咬着牙,背着自己的大侄子,这小兔崽子怎么这么重!谁还不是娘亲的宝宝哟,想哭。
在天微亮时,到了金县县城外,累惨了的一群人都虚脱的坐在地上,一天一夜,估计腿了有近二十公里,真的不行了。
金县的规模和青县差不多,找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客栈,众人急需休息吃喝。
已经习惯了拼屋睡的一群人,安排得有条不紊,交代好给骡子和驴的吃喝,趁众人去睡觉的时候,翠花出门来,找了茅房无人处,进了空间。
翠花洗了一个战斗澡,迅速给自己煎了两大块牛排和拌了一大盆的果蔬沙拉,这可是黄金和牛西冷。
抹上一点盐,橄榄油入平底锅,一面只需要大火煎至一分多到两分钟的样子,不用胡椒等任何调料,上等的食材,只需要一点盐就能满足,外焦里嫩,鲜美多汁。
酸梅醋汁拌的果蔬沙拉是解腻的最佳搭档,没有酒,葡萄汁可以有,终于又活了过来。
在空间里看到黑娃的留言,还在追击鲁王的路上。也给他煎了几块十成熟的牛排,还贴心的切成块,放在盘子里面,留言完这边的情况,摘了半背篼的一个老品种的毛桃出了空间。
县城大街上,除了粮店和杂货店人流较大,很多饭店都关了门,镖局生意也很红火,走路最废啥?废鞋!
翠花扫荡完了杂货铺里的草麻鞋后,又在一个成衣店里扫荡了很多布鞋,天气这么热,索性给小孩子买了很多的短打,古人大夏天都不乐意露胳膊腿,小孩子可以尝试下。
回到客栈,轻手轻脚回到房间,同睡。这一觉大家都睡到酉时,饭后吃到毛桃,这口幸福感来得太强烈了,这西北的桃子也太甜了吧,好好吃呀。
半背篓毛桃,七十几个人,不到半个时辰就干光了。看到她买的鞋子和孩子的短打,媳妇子们也要求同买,又是一轮的采购,在一个烧饼铺子里面还买了很多白面烧饼。
众人商议,天气越来越热,可以调整下出行,以后可以白天休息,晚上凉快的时候走夜路,虽然走得慢些,但是安全点,只要把路线方向打听明白,每次在县城或者镇上打尖的时候,就是补充粮草和规划好线路图的时候。
还没到亥时,客栈迎来了一群很狼狈的人,众人一看,哟!这不是那个高冷的大户人家么?
怎的看着这么狼狈哩,数十位随从看着有大半都挂了彩,马上也只剩下了两辆,一个婆子抱着一个三岁的女童下了马车,身后还跟着一个带帽围的妇人。
另一辆马车下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和她的仆从,很是嫌弃的看了眼客栈的环境。
客栈小二上前打招呼,给客人办理入住手续,被胡老爹打听过消息的一个随从看见了这群人,点了点头。
“我滴乖乖,看到没有?这咋整的?难道是我们昨晚路过的那个村子干的?”
“唉哟,看见刚才那个婆子没?脸色就跟拉不出屎一样难看!嘿嘿!”
“刚才居然还给咱点了个头,这下好了吧,知道谁才是好人!哼!咱也不带搭理他们的!”
第三十一章 初入东庆府
胡老爹忍不住上前和人家交谈了几句,回来后拍着胸脯,很是后怕的样子。
“幸好咱们跑得快!那个村子里面是个山大王的窝点,这群人大白天的路过这个村庄都给抢了,得亏他们还带着这么多的随从哟。”
“这家人干啥的?”大家对这个比较好奇。
“说是成都府符家人,但是咱也不知道这个符家啥来历呀,看样子非富即贵。”男人八卦起来不比女人差。
隔天,在客栈里面灌好了所有的水囊,小崽子们换了短打,小草鞋,个个精神十足。每人吃了比脸还大的一碗肉抄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他们出发后不久,符家人也跟着出来了,两行人走的路线居然一致,也是往东庆府的方向,这是翠花他们出了成都府的第二个府城目标,东庆府。
东庆府以异族聚居而闻名,这个府有五六个少数民族混居,虽然与汉族有通婚习俗,但是其自有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此地盛产牛羊,牛是牦牛,羊是山羊。
可能是两队人马看着有上百人的规模,也有可能是运气还不错,一路上没有出太大的岔子居然就到了东庆府。
看着府城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各色少数民族饰品的居民,小崽子们稀罕坏了。
“他们头上戴的是什么呀?”
“他们的衣裳好好看哦!”
“那个小姐姐头上戴了好多亮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