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商议,最后还是要动官府储备粮,可是,那会小皇帝在位的时候,调去北境的大军,跟随而去的,可不就是储备粮么。
天顺元年到天顺二年,朝廷还继续给灾情严重的地区发救济粮,这些也都是历年的储备粮。
魏老头很想抱着夏洪棣的大腿哭嚎:地主家余粮也不多了啊!
朝廷有事,夏洪棣总习惯的想找忠勤伯聊聊,好点子没有,坏水总可以挤点出来。
看着苦巴巴的魏尚书和对他抱有期待的皇帝,黑娃吞了吞口水:「陛下,这粮食最多的,肯定是在商贾家,咱要不,要不,让商贾们捐点出来?」
魏老头不解:「这能捐多少?那些大商贾女干滑得很!」
「嘿嘿,魏尚书,您也不能总盯着那些大商贾薅羊毛啊,中等商贾,小商贾,这些也不能落下啊!」
「那就更难了,这些人,让他们出钱出粮,可不是要他们的老命么!」
「陛下,臣是这么想的,现在朝廷对商户的政策里,科举限制得最为严苛,许多商贾子弟,有读书苗子的,还得想方设法的搞歪门邪道。
那咱们要是给一部分商人一些科举的名额呢?
比如,咱们这次倡导:储备粮食丰富,愿意给朝廷捐献一定数量的商贾,给与家中嫡系子弟,相对应的几个科举名额!
臣想,应该会有人积极响应的!
除了捐赠,朝廷还可以出资购买,咱们水军不是有船么?
可以往周围一些近便的国家跑跑呗,一来熟悉海路,二来能买或者换,比如用丝绸,瓷器这类的换国外的粮食,也多一个选择不是?」
「这个用丝绸和瓷器换粮食,朕看不错!也能试试咱们的海船到底能走多远!」
这话可不说到了夏洪棣的心坎上么?也不能让他小舅子,一直停留在盾鱼岛上纯练兵啊。
剩下的具体对策,魏尚书的总调度能力就能把控了,有时候,缺的就是一个方向,而黑娃这种经过后世各种信息洗礼的人,出的点子可不就是明路了么。
五皇子夏季恩的满月宴,宫里开了大席。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呵护,小皇子平安度过了,刚生下来才三斤多的宝宝,这会一个月后长到了五斤。
高皇后特意让翠花抱了抱五皇子,笑着对她说:「恩儿就是得了你的大恩才平安生下来的,以后你就把他当做干儿子吧!」
翠花嘿嘿的笑:「那臣妇可赚到了,这可是金疙瘩呀!」
「本宫期盼能多一个人疼爱他,让他平平安安长大才好!」
「有您的爱护,小皇子肯定能长成一个健康、翩翩美男子的!」
「那本宫可就万事无忧了.」
五皇子满月后,夏洪棣才公布了对贤妃的惩罚:打入冷宫,此生永不再见。
这应该是对妃嫔们最残酷的惩罚了,一辈子不得见天颜,绝无出冷宫的可能了。
十岁的二皇子夏季安和八岁的芳仪公主,知晓他们娘亲所做之事后,均不敢向父皇求情,高皇后这个嫡母,对待他们真心不薄。
在蜀王府的时候,他们的吃穿用度,都不比太子差,而且还允许夏季安去他外家的学堂念书。
贤妃去冷宫前,苦笑着对儿
女说:
「母妃被嫉妒蒙住了双眼,被人当了刀使,你们两个好好的,不要惹事,皇后娘娘应该不至于对你们动手,呵呵,母妃到了最后,仰仗的,居然还是皇后娘娘的人品,呵呵」
芳仪公主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冷宫可不会允许她们经常来探望,她以后就见不到母妃了,没娘的孩子受人欺啊!
上圣皇太后的慈宁宫,早就被禁卫军给封死了,除了一个陪嫁嬷嬷,里面的宫人早就没了踪影。
上圣皇太后躺在床榻上,问着嬷嬷:「都安排好了吗?」
「娘娘,已经安排妥当了,暗部全部撤离,老奴已经将主令牌交给了小主子,等老奴陪您走后,他们就休眠了。」
「哼,你给婉儿说了么?哀家走后,才是她的开始!」
「已经交代了,小小姐是个聪明人,进宫这些年,她可没走岔过,这几年,您一直冷着她,谁能看不出,她这您这失宠了呢?」
「嗯,没了哀家这个拖累,君王就再无顾虑了吧!」
巧月末,暴雨不停,在一个倾盆大雨之夜,上圣皇太后崩。
上圣皇太后驾崩当日,夏洪棣招群臣入宫,宣读了上圣皇太后遗诰。
按照惯例,太后驾崩需要停灵三月,皇帝需要为嫡母守孝三年的。
不过上圣皇太后她老人家体恤,蝗灾,百姓苦,希望丧事简办:
停灵三日,帝后以月带年,守孝三月即可。
群臣皆呼: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