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须啼+番外(254)

“收起来了,这就去取。”拿出一叠来,交到公子的手上。

就见公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圈点,将写得好的圈出来,写的不如意的,便在一边走笔再写一个。

这才刚掌灯,少夫人统共也就写了三页纸,公子这下半夜可怎么过?

果然,没一会儿裴观就批改完了,他又无事可作,问青书:“你去林家送首饰,少夫人可喜欢?”

“喜欢得很,少夫人说少爷费心了。”少夫人根本没当着他的面打开。

这话问完,屋中又是一阵静默。

“少爷要不早点歇着?”青书低声说,再这么干坐下去,卷山堂的灯也不会亮啊。

裴观干脆立起,沿着水廊回去,推开卷山堂的屋门,屋里还是有灯的,只点了一盏,隔得远了看不分明。

螺儿结香守着屋子,还当今天姑爷不会来,俱都立起来迎他。

“不用侍候,你们也都歇着去罢。”

自己洗漱了躺到床上,闭眼片刻,怪道人说“孤枕难眠”。

坐起来,将阿宝的枕头拉过,那头套上绣着小猫儿扑蝶,同她薄被上的绣花是一样的,摩挲过一回。

把她的枕头搁在手边,这才闭眼睡去。

明儿,明儿找个由头看看她去。

陶英红回屋里泡脚,阿宝一回来,她整个人都松快了,还笑着告诉儿子:“你妹妹呀,根本没吃肉,说要与裴六郎同甘共苦呢。”

“她竟能忍得住?”韩征随口应和。

“可不是嘛,必是裴六郎待她好得很。”陶英红越想越笑,又看了儿子一眼,忙完了阿宝的事儿,她还找了官媒朱娘子,替儿子择个称头的媳妇。

朱娘子选了几家,先把韩家的情况告诉这几家人,若是有觉着不错的,再彼此相看。

韩征有官职在身,家里无兄无弟,只有一个寡母。

房子虽是赁来的,可地方宽敞,又没通房小妾,就想正经结一门亲。

朱娘子笑着同女家道:“年纪是大了几岁的,可就是因为大几岁才晓得疼人,家里的姻亲也不错,好与坏一眼就能看明白。”

朱娘子又对陶英红说:“趁着春日里节日多,相看起来也方便。”

让陶英红给儿子做一身新衣:“三家里呀,倒有两家合意的,就看韩小相公瞧不瞧得中了。”

陶英红说了半天,抬头看见儿子木呆呆神思不属,伸手推他一把:“怎么?是当差的时候有不顺心的事儿?”

韩征一大早接阿宝回来,又去回宫中轮值,本该在宫里值一夜的,天都黑了竟还回来了,一问才知是跟人调了班。

回来了也不吃饭,呆坐着。

“没什么大事,就是调班的事儿。”韩征怕母亲担忧,没说实话。

今日,上峰叫他去:“你调职了。”

韩征一怔:“调职?”他一个从六品的禁军总旗,能怎么调?

上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调任启祥宫,虽是平调,可从外头调到里面,升了呀。”

启祥宫,五公主的宫殿。

韩征想起那位“贵人姑娘”,难道是她?

第114章 邸报

嫁娶不须啼

怀愫

韩征将要调职的事, 第二日清早才在饭桌上告诉大家。

难得阿宝回来,自然一处摆饭,陶英红知道阿宝不吃荤, 悄悄叫小厮到外头买了几大碗素馄饨来, 还有十只萝卜丝的酥饼。

圆桌摆得满满当当,阿宝喝着素馄饨, 吃着萝卜丝饼儿, 甜着嘴儿哄她爹:“昨儿的肉饼子真把我吃腻住了, 这个萝卜丝的可真是香。”

林大有笑看她吃了一个又拿一个:“爹还怕你嫁了人, 也学那些文官娘子的模样,吃饭鸡啄米似的, 那么吃身子怎么能好。”

阿宝年岁越长,越发长得像她娘了。

阿宝生得就晚,刚生下来那会儿,她娘的奶水都不足, 阿宝不够吃, 只会憋着小脸哭,她娘只得拿米汤糊弄她。

若是那时家里像现在这样,阿宝的娘也不会去的那么早了。

“阿爹这次是去辽阳,柳先生说那儿虽偏却是块宝地, 产好人参, 到时候给你寻摸几支好参,给你补补身子。”

底子打得牢些,往后给他外孙外孙女儿。

“去辽阳得多远,那儿什么样?”阿宝手里握着萝卜丝饼, 要是她也能去就好了。

“等我去了, 写信回来。”

林大有的官位依旧是少卿, 行太仆寺中一位正卿,两位少卿。

辽东行太仆行下设六监,管辖二十四苑,这些都是初设,据说那位正卿是景元帝从湖广调过来的。

林大有一听他的官职便知,细务不必他管,他就只管替陛下养马。

官场上的事儿,有那位李大人打理。

韩征等姨父妹妹话说得差不多了,这才道:“我也调职了。”

怀愫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