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夏大山点了点头,又像个老父亲一样叮嘱她,“那你去镇上也小心些。离咱们最近的西镇,那边的陈记和方记,米面价格划算。至于肉……镇上也不多,还不如去村里赵屠夫那,他和去凤阳山的几个猎户有买卖,少不了肉,只价钱上会比武阳县县城贵上些许。但咱们也不时常吃肉,一月吃上一两次,也足够了。”
“我知道了,谢谢大哥。”
“嗐,你是我亲妹子,跟哥哥说什么谢?”
夏大山见夏悠悠状态,不像之前那么病恹恹,又要养娃,显然是想好好过日子下去了,知道这一点,他也算放心,没再多说,拽着赵氏离开了。
夏大山走了。
夏悠悠刚拿到五十两银子,有点跃跃欲试。
想尽快知道这些银钱的购买力如何。
很快,她随意收拾一通后,去了西镇。
边走边问路人,很快找到陈记米铺。
“小娘子这是要买粮吗?”店小二瞧见夏悠悠,立马上前来招呼。
“买些米面。”
夏悠悠答话时,视线落在米铺里放置的几口大缸上。
一眼就看清楚了,有大米、粟米、大豆等等主粮。
不过大米不像后世那种又白又饱满的颗粒,而是颜色偏牙黄,品相一看就不怎么样。
她问店小二,“这米如何卖?”
店小二笑回:“二十文一斗!”
一斗米差不多是十二斤,也是说一斤不到两文钱。
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怎么也能买个五百斤米……
夏悠悠想着,对店小二道:“帮我装三斗大米。”
买个三斗,也绝对够她和两个小屁孩一日三顿地吃上一个月米饭了。
店小二:“好嘞!您稍等!”
等他去装米时,夏悠悠又看到黄豆,想到上山打猎麻烦,肉价似乎也很贵,油脂更难得,基本上都是用猪身上的脂肪,不如买些黄豆回去榨植物油试试?
有了油,想做什么东西吃也方便不少。
于是,夏悠悠又让店小二装了两斗黄豆。
“菽豆一斗十文钱,加上三斗粳米六十文,一共收您八十文钱。”
店小二把东西撞进麻袋里,递给夏悠悠,又问:“小娘子不是咱们西镇人吧?”
夏悠悠不答反问:“怎么了?”
店小二笑:“没,就是瞧您有些面生。如果家住不远,买的多些,我们米铺可以让人送到您家去。”
还能送货上门?
夏悠悠来了兴致,万一她黄豆榨油成功,以后要买不少,就问他:“那多少起送?”
店小二憨笑:“十石就送。”
十石?
大概就是三十斗,三百六十斤。
好像目前也买不到那么多去。
夏悠悠应了声好,告诉店小二自己住淦阳村,对方回送得到后,她就拎着东西走出了陈记米铺。
这会儿她脑子还在想关于吃的。
米有了,黄豆有了,该去买些调料了。
恰好陈记对面就有一家叫李记酱料铺。
除了有酱油和醋之外,夏悠悠还买到花椒桂皮姜葱梅子酱和一点盐!比她想象中的要丰富许多,着实有些惊喜。
临走前,酱料铺年俞三十的老板娘还送她一小罐子食茱萸做的辣米酱,味道和辣椒很接近,也算弥补没有辣椒的遗憾了。
西镇其实也不算太大。
衣食住行杂货铺子加起来也没超过二十家。
所以,从头走到尾转一圈,一个时辰就逛完了。
夏悠悠出门没带装东西的篮子。
又顺手买了个半个人高的背篓,把东西一塞,满满当当,再掐指一算,花了还不到五百文。
这样的购买力,比起现代末世,都可以说得上真香了。
回去的路上,夏悠悠还惦记着肉。
在午时前,就找到了赵屠夫家。
赵屠夫是个很健硕的汉子,下巴蓄满茂密的黑胡须,乍一看,一脸凶相,岔开腿坐在院子小矮凳上磨刀,旁边放倒捆绑着一只羊,正咩咩咩地叫着。
夏悠悠走到院门口时,赵屠夫就看见了她,粗声粗气地问:“你就是夏大兄弟的妹子?”
夏悠悠嗯了一声,“我哥让我来你这买肉。”
“就知道是这样!”
赵屠夫似乎很不高兴,冷哼了一声,“明明他自个儿是有本事的,不去山上打猎,非要花钱买。怪得很!”
夏悠悠闻言,不由帮憨憨的夏大哥辩解:“燕齐山有山匪,我大哥有妻有子,自然不能去冒险。”
“呸,就那几个山匪,有什么可怕的?你哥他就是怂!”
夏悠悠:“……”
正常人,没不怂的吧?
她也是在确定有自保能力的前提下才会上山的。
不过听这位赵屠夫的话,她大哥还有些本事,不仅仅是个木匠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