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那‘神仙在世’的匾额乃是百姓为表感激自发赠与的,萧沐乃是圣上钦定的巡抚,百姓对他的感激自然就是对圣上的感激,诸位说萧沐不该接下百姓的谢礼,是在说圣上不配得到百姓爱戴吗?!”
此言一出,众官员纷纷哗然,旋即发声怒斥:“张栋之!你不要信口开河!我等何曾有此意?”
还有人嗤之以鼻,“张大人怕不是真信了萧沐能一剑断水吧?这种稀奇事如果不是有人捏造事实推波助澜,怎会传得如此神乎其神?这种人岂能忝居巡抚一职为天颜代表?”
眼见朝堂越发纷乱,张栋之势弱,就要被群起而攻之,隆景帝皱起眉,低声:“够了!”
“萧沐身为钦差,治水有功,‘一剑断水’之事真实与否有待商榷,等人回来再问不迟。”
此时队列中一名官员道:“可今晨萧沐身旁那小厮一路哭丧着回了王府,说他们家世子爷与世子妃回程路上一起掉下了山崖,还到衙门报案。下头的人听说出事的是世子爷与公主,不敢怠慢,已经将案子上报到了顺天府。”
“今日陛下怕是等不来人了吧。”
此言一出,场面立时爆发出窃窃私语声,还有人补充道:“那小厮带着人一路哭着回去,见到的人不少,我们家的门房也看见了。”
隆景帝心头咯噔一下,难不成连离儿也……
云阳明微微抬眸,瞥见皇帝的面色,波澜不惊的眼底略过一抹异色,旋即恢复正常,做痛心疾首状,下跪安抚道:“五殿下自告奋勇为国分忧,却不曾想遭此劫难,还望陛下节哀顺变。”
此言一出,众官员纷纷下跪叩首:“陛下节哀顺变!”
唯张栋之等人仍是不信,忙道:“陛下莫急,此事尚未核实,切莫急于偏听偏信。”
就在众人以为萧沐必死无疑时,殿门外通传太监通报镇北王府萧世子求见。
皇帝闻言目光一喜,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刚刚跪下的云阳明头还没磕下去就僵在半空,他震惊地扭头望去,便见逆光中,一道光影朦胧的青衫人影迈入门槛,缓步而来。
那人轻裘缓带,步履从容,渐渐从一团光晕中走出,来到错愕中的众人面前。
萧沐来到阶前站定,缓缓躬身行礼,对高阶上的帝王道:“臣萧沐,奉旨巡视河道,现水患已除,回京复命。”
第44章 (二合一)
见皇帝及众人一幅惊愕的表情, 萧沐毫不意外。
云阳明瞪大了眼看着萧沐上下打量,目中满是不可思议,脱口而出:“你……没死?”
萧沐觑他一眼,想起上朝前殷离跟他嘱咐过, 站在朝臣最前头的鹤发老者就是云阳明, 于是他坦然反问:“怎么?我没有死, 阁老很意外吗?”
云阳明面容中透出的狠戾一闪而逝, 转而笑道:“怎会,世子没事就好。”
他身旁一名官员意味深长地道:“怎么世子的小厮连自家主子死没死都不知道吗?竟然一路哭着丧回到王府,真是叫人虚惊一场。”
萧沐尚未答话, 便听皇帝追问道:“这么说,离儿也无恙?”
萧沐点点头,“虽遇到了刺客, 但万幸有惊无险,也正因如此,为躲避刺客, 我才让家丁谎称我与公主出了事,自己走了小路进城, 一路马不停蹄入宫面圣,这才逃过一劫。”
“刺客?”隆景帝眯了眯眼,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云阳明,却见后者挺着腰板面不改色。他虽有猜测肯定是着老狐狸干的好事,但没有证据,却也无法就此发难。
“可有抓到活口?知道是谁派的刺客吗?”
此问一出,一直面色坦然的云阳明眸光微微一动。
萧沐颔首道:“倒是有一个活口。”他正欲借着这话题把吴晋及证据交出, 却听云阳明道:“五殿下无恙实乃万幸, 臣未核实详情便惊扰圣心, 实在罪该万死。”
老者说时还跪下磕了个头。
众臣纷纷附和。
皇帝被这么一打岔,微微皱眉,还是好声好气地道:“此事怎么能怪阁老,你年纪大了,还是少跪的好。”
云阳明道了声“谢陛下”之后,便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此时他身后的一名官员高声道:“陛下!”
“既然世子是回京述职,是否该将河务之事先交代清楚?”
隆景帝随后点了点头,丢给萧沐一个眼神示意。
萧沐冲皇帝微微颔首,面不改色地将坝上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地说了。
说完还交出一份档案递上,“这些是河务记录,各坝目前的情况,因何损坏,如何修缮,需要多少饷银,坝上欠款多少,亏空多少,本次水患动用劳工几何,牺牲者抚恤金等请款皆详录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