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河山沟一家人(97)

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师傅把车子修好,哈哈笑了起来,“我那口子都习惯了,她肯定带着孩子们在家里该吃吃该喝喝。”

其他几个跟着出来的车队师傅年龄也就三十来岁,个个穿着大衣听见这话大笑起来。

他们几个大男人这出来差不多俩月,卫生是不敢保证了,周将的胡子都有一些,人也瘦了。

车子修好他们才开始启程,虽然这趟走的远又有些问题,但车上带着的东西那可都是好货。

大年初一早上。

田耽起来煮扁食,周洪山把开年的第一炮随着扁食出锅也放了出来,这是习俗。

余秀敏给俩孩子都盛出来,周源已经长大一岁,碗里的扁食都能吃上大半碗,男娃能吃着呢。

周温就有五个,五个都不一定能吃完。

周喜捧着碗蹲在厨房门口,院子里的雪是她一早就起来扫好的,王奶奶院子里也是她去扫的,扁食也是她送过去的,但心里也有些难过,少了周场可少了好多的热闹。

田耽吃着扁食,想着今天过节的安排,“中午把鸭子杀一只给大嫂家送过去,今天晚上还得在她家吃呢。”

周洪山完全没意见的,这边刚刚把一碗扁食吃完,刘叔披着大衣就来家里。

“过年好,都还吃着呢。”

周洪山又盛了一碗,端着出去跟刘叔说话,“是呢,您家这吃的够早。”

刘叔站在厨房门口就到看看坐在板凳上乖乖的俩娃,周源跟周温,伸手拉着周洪山到一边去。

“周将啥情况,今个大年初一还没回来?”他也就是今天早上在家里听自家老婆子说了一嘴,还是秦琴在外面说的,说周将出去给厂子里弄过年礼,结果到现在还没信,他都觉得不可信。

周洪山点了下头,“他还没回来。”

刘叔脸色有些凝重,现在虽然已经是解放后,但这路途遥远,真要出事谁也帮不上。

“到厂子里多问着点,周将不至于的。”要是周场那可是要多担心了。

俩人正在说着话呢,外面有邮递员骑着车到门口。

“这是向阳家吗?有信,麻烦过来签了字。”

向阳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四个多月,早显怀,听见声音忙出去。

田耽让她小心点,“路滑,小心。”院子里的地沾上水都会难走,这正是零下,更容易结冰,昨个周源就在院子里栽了好几个跟头。

余秀敏一看就知道是周场来的信,她突然间就感受到了向阳每天等信的滋味,但向阳从来没表现出来过,每次都乐呵呵的,她这才一回,而且就是出去进货,不能这样的。

田耽担心的看了一眼余秀敏。

余秀敏能感受到,“没事的娘,周将指不定就是因为车坏了,或者是大雪路不好走,晚回来几天。”

田耽也不知道她是咋想明白的,不过这样才有些周家儿媳妇的样,怕啥,遇见啥事都不要怕,一大家子还在一起呢。

向阳拿着信回来,眼睛都笑的已经成一条缝了,路过周洪山还把信装模作样的要递过去,“爹,要不,您先看,周场的信。”

周洪山又不是个不识趣的人,“你拿回去看吧,给你写的。”

向阳笑着哎了声,拿着进了厨房饭也不吃,立刻就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很厚,足足好几页,边看边乐,看完才准备递给田耽,“娘,您要不要看看?”

田耽更识趣,“我可不看,你们夫妻俩的信,自己看吧。”

周源坐在对面,伸出来自己的小手,诚恳的开口,“婶婶,我能看看吗?小叔有没有问我啊,他想我没?”

余秀敏看见 自己儿子这样,噗呲一声就笑了出来,“你看啥看,那是给你婶婶写的。”

周源不理解,但他也知道不能看,只是撅着小嘴,“小叔好过分哦,都不想念我。”

周温也咧着小嘴笑了起来。

余秀敏伸手戳戳闺女的脸蛋,“你笑啥呢,傻乐。”

一时间厨房里也是一阵笑声。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余家今天早上也吃的扁食,但自从失去一个有钱的女婿跟亲家,家里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也不是没钱,就是不舍得吃,因为后面没啥进项,他们今天早上的扁食,只买了五毛钱肉,还包了好几顿的,这扁食里除了萝卜还是萝卜,一点都不香。

王爱华跟余大伟都有些不满意,特别是余家唯一的孙子,吵着要吃肉。

王素心在家里一向是不当家的,老头子不开口说多买肉,她也不敢。

余庆刚吃了一碗扁食放下碗,“就这都偷着乐吧,要不是我跟你们娘算计着,咱们家还吃不上扁食呢。”说完他背着手就要出去遛弯,听听村里有什么政治信息没,只是一出门就碰见一个跟河山沟有亲戚关系的男人,揣着手站在余庆刚的身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