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残疾将军后(66)

作者:明月卿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母妃说的是。”

**

大雪簌簌地下着,街道的雪深得到人小腿肚子上,扫街的衙役都冻坏了不少个,但是不扫街又不成。

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还开着门,街道尽头威武的石狮子屹立两旁,高宅深院,看得出主人家确实富贵。

突然大门敞开,几个人被赶了出来,身后一个老爷模样的富态男人愁眉苦脸道:“几位大人就莫要为难草民了,这大雪数日,家里的生意停滞,眼看着仓库货物堆积,这几日隐隐有破产的征兆。”

“草民也愿为国分忧,只是实在是有心无力,家里还欠着不少银子,等大雪一过债人来讨,草民一家怕是要流落街头。”

那位老爷故意擦了擦眼角,最后脚步往门内一抬,大门啪地一声关上,只留下风声萧萧。

另一家

咚咚咚——

“别敲了,我们老爷不在,大雪前就出去进货去了,这雪下的老爷也回不来。”

“大人,咳咳……咳咳,你看草民这病入膏肓,家里药材也已见底,手上连个买药的钱都没有了。”

夏寒青派去劝说商户捐款的人全部被巧言花色地敢了出来,有的甚至门都没开就被堵了回来。

商户嘴巴最是厉害,周旋半日,一毛不拔,整整几日,夏寒青只筹到了几个铜板。

唉——

“吃口饭?”

萧则绪看着夏寒青从吃饭开始坐到这里就没动过筷子。

夏寒青勉强地吃了一口,最后筷子一撂,“臣还有些公务在身,不能陪殿下用膳了。”

萧则绪:??

什么公务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整整一天夏寒青都泡在书房,身边没了那狗皮膏药,萧则绪突然还有些不适应,下午的时候徐绥和徐缙俩兄弟又来了,三人一同在书房里泡了许久。

到晚膳时夏寒青直接人都不过来了,叫江陵弄了些吃的送到了书房,最后又原封不动地端了出来。

虽然夏寒青不跟在他身边确实很清闲,但是这一整天没吃几口东西,实属是奇怪。

气候降了许多,屋里生着碳火,萧则绪抱着手炉,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早起时他让听澜在外面放了一只面盆测雪量,这会儿雪厚的早已将面盆淹没。

这一次的天灾远比他想象的要来世凶猛,降雪量很大。

听澜坐在身侧添了些碳火。

“前些日子晨起朝会陛下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大通,又率领后宫后妃一同降低用度,捐出了不少银子,明里暗里暗示朝臣捐款。”

“捐了吗?”

萧则绪烤着火,十指修长似玉,火光下手腕处的菩提佛珠显得格外亮堂。

“有捐了的,袁家捐的最多。”

萧则绪噗嗤一笑。

袁宜之和淑妃真是急了。

被扣在家里这么久恐怕袁宜之早就急不可耐,但他捐这么多银子,不明摆着告诉皇帝他钱多。

估计他的好父皇又要想起回味楼的那盘子桃花酥了。

“大多不愿意捐,有人提倡京内富商许多,招他们为皇商,借此……”

萧则绪轻道:“恐怕也不好捐,都跟人精似的。”

听澜:“是啊,有些难,陛下把这件事交给了夏将军,说是夏将军威慑四方,那些人不敢不从。”

萧则绪叹道:“这是给咱们大将军挖坑呢,银子捐不出来陛下怪罪,强行逼迫捐款怕是寒青名声毁于一旦,难怪他这一天急得饭都没吃。”

“各地的灾情如何?朝廷派去的都有谁?”

听澜呈上去一份单子。

萧则绪扫了两眼,李毓书为总负责人,剩下的有些人眼熟的很,有些陌生名字似乎是新拔上去的。

后面还有一封李毓书的信,列举了赈灾时遇到了诸多状况,可谓是难上加难。

匪徒横行、流民四散、冻伤、无米无碳无衣、人手不足、物资不足、房屋不足都是问题。

萧则绪看了眼信叹了口气,“灾情比孤想象的要严重些。”

他提笔针对信上的问题,逐一做了解答处理。

匪徒,必斩之以儆效尤;流民,安之,不可驱赶;人手不足,则以工代赈,以流民作为新储备人手,帮助建造房屋,换取粮食……

至于物资粮食药材,他已经从自己的私库内调取了许多,以唐白玉和红螺寺的名义捐了出去,又提出了向富裕户借米,给予利息,先渡过难关等嘱托措施。

萧则绪将信笺交给听澜,特意嘱托一定要亲手交到李毓书手里。

他受困于此,不能亲自前往灾地,只能坐镇后方,以书信的形式指导。

早在之前他便夜观天象察觉有异,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测出恐有红月雪灾之昭,只能假借赊刀人的身份以预言的形式告知天下。

上一篇:锦衣夜带刀下一篇:怀璧其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