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死之交,他替婉乔庆幸,也替她骄傲。当然,更觉得她值得这份友情。
婉乔一直在家里和秦府来回奔走,孟氏身体有了起色,她训练的侍卫也越发长进。现在最担心的易卿也没事了,她现在只想文艺地说一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秋去冬来,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上特意下旨开的恩科,爆出了舞弊案,震惊朝野。
主考官收受贿赂,阅卷时候简直明码标价,二甲三甲都有猫腻,非富即贵。而一甲,虽是皇上钦点,但可供选择的人选,大都也是上了银子的,再不就是主考官不敢潜规则的权势之后。
这大大地打了皇帝的脸。
尤其,这还是他特意下旨开的恩科,点明“不拘一格,不问门第,只论才学,择优录取”,却被如此打脸,可想而知,皇上有多震怒。
季恒安他们忙了起来,其中牵扯的朝中官员无数,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朝中气氛很是紧张了一阵。
有朝臣提出重新考试,但是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寒冬不能重新开了吧,那就得等到明年。好家伙,今年开一次,明年开一次,后年到了正常轮到的年份,还得开一次,这是要寒门学子刮地三尺搜罗进京赶考的盘缠吗?而且开得如此频繁,学子如何能够静心学习?
皇上一想,很有道理,加上也没有漏题,所有试卷都按规矩被封存,于是下旨重新阅卷,重新取录。
这下,张梧榜上有名,奉命进京重新殿试,所有盘缠由当地州府承担。
婉乔听秦伯言说起这件事情,很是为他高兴,但是想到卢氏,又有些兴致缺缺,只打算让孟氏帮她给他送点银子。
当面恭喜什么的,就不必了,免得卢氏以为她觊觎她儿子。
她跟秦伯言说了,后者很是赞同,并且也表示要随份子。
陆州府内,今年连同张梧在内,竟然有三人榜上有名,创了历史最佳。
徐致秋作为知府,设宴宴请三人,又请了许多官员作陪。
秦伯言是武官,与他们来往不多,而且上次请客,徐致秋让婉柔出来陪他这事,他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就想推辞。
可是想想,他在这里,单枪匹马也很难施展开手脚,宝藏一事虽然一直在关注,但是半点进展也无,天书也没得手。有机会他还是应该多接触下当地官员,也趁机试探下徐致秋。
于是,秦伯言接了帖子,表示会按时去。
他没想到,这又会生出一场风波来。
“秦大人,你千万要稳住,不要自己去探徐致秋书房。要不,你带上我,我回头和你一起啊?”婉乔出馊主意。
秦伯言不答应:“我不会轻举妄动。在外围打探了几次,陆州府衙防卫森严,那次事情之后,齐王又派了不少好手来。已经打草惊蛇,再出手,必须一击即中。”
婉乔点头:“好,都听你号令。我带的侍卫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适时也该给他们表现机会。算计什么的,我不行,但是任务交给我,我一定可以完成!”
秦伯言肯定她:“乔妹很聪明的。”
婉乔:“客观一点。”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情人眼里出西施。”
“……”
第224章 挑拨
秦伯言准时去赴宴,他职位高,所以去的时候众人已经济济一堂。
徐致秋站起来迎接他,面带笑容,态度亲和,丝毫不见从前为了争抢婉乔而冷言冷语的模样。
秦伯言也从容自若地和他寒暄,与其他人说话。
他特意打量了下张梧,却发现他看自己的目光奇怪,隐隐有些仇视。
他不明所以,也没多想就落座了。
觥筹交错,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因为这三个新科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不排除日后发达,所以上到徐致秋,下到主簿小吏,说话都很客气。
三个人自然要有所表现,诗词歌赋,轮番上阵,然后各自说了些感谢的话。
张梧说完后,向秦伯言的方向看过来,长揖到底,而后站直身子,言辞恳切道:“秦大人,我有个不情之请。”
秦伯言心中有了猜测,不动声色端起酒杯:“直说无妨。”
张梧脸色微红,看得出来并不习惯在大群广众之下发言,但是还是张口道:“家父遭流放甘南,途中遇到同遭流放的任家。家父与任家伯父相交多年,惺惺相惜。家母与任家伯母关系亦和睦,家母喜欢任家姑娘,某不才,侥幸得任家伯父青眼。两家父母愿结秦晋之好……”
“啪——”秦伯言手中的酒杯被他捏碎。
旁边的丫鬟慌不迭地送上干净的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