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着苏苏爹也是,自己的姑娘不养,居然想着养自己的侄儿,是不是脑子有病啊?”
赵大嫂骂道。
“我看也是,”王大嫂连连点头,“我听苏苏娘说,苏苏爹加上那叔伯三人,就只有苏苏大伯家有一个带把儿的,其余生的全是姑娘,这公婆自然是爱护得很,可没想到,会让苏苏爹把侄儿接到身边养着啊!”
“供他念书?”
封映月问。
“不止,”王大嫂摇头,“我看以后苏苏爹退休了,那位置都得给他侄儿呢!”
赵大嫂倒吸一口凉气,“这还要脸吗?”
“要啥脸啊,孙子重要呗,”王大嫂又瘪了瘪嘴,“苏苏多好的孩子啊,再说苏苏娘又不是不能生,非得给自己揽一个侄儿过来,真有病!”
不只是她们在谈论苏苏爹的奇葩行为,筒子楼好些人都在议论这个事儿呢。
傍晚苏苏爹回筒子楼时,便被好些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吴大爷还高声道:“下午你老家来人给你带口信儿,让你明天回去接你侄儿过来!”
唐文生提着布包从一旁过时,正好听见这话,他疑惑地看向苏苏爹,“接你侄儿过来?你侄儿病了?”
苏苏爹脸有些涨红,“没有,过来玩儿。”
“玩儿?把侄儿接到城里玩儿,把亲生姑娘送到乡下玩儿?”
唐文生的质问声让苏苏爹的脸更红了,想反驳,又怕说错更多的话。
“你可真会玩儿。”
赵天还在一旁接了这么一句。
二人一前一后地上了楼,苏苏爹在坝子里站了一会儿后,这才回家,结果发现家里门关着。
他赶忙往隔壁的婶子,“我媳妇儿今儿回来了吗?”
苏苏娘昨晚带着苏苏就住在筒子楼的事儿他是知道的。
“回来收拾了东西,说是找到房子了,以后不回来住,”婶子对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苏苏爹连忙打开门一开,发现确实少了母女二人的东西,他浑身一软,顾不得别的,赶紧去找人问苏苏她们现在住在哪里。
封映月听见坝子里传来争吵时,正准备拿筷子吃饭了,闻声她便探头出去看了看,见是王大嫂和苏苏爹在吵架呢,王大哥挡在王大嫂跟前,拦着激动不已的苏苏爹。
“要不是你借给她钱,她能走吗!”
王大嫂冷笑一声,极其大声地骂了回去:“要不是你脑子有屎要把侄儿接到这边养着,你媳妇儿能带着姑娘走吗?你这土墙厚的脸怎么好意思问我借钱的事儿啊!我呸!”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八章
王大嫂可是筒子楼有名的“嘴强”王者, 就苏苏爹这笨嘴怎么可能占便宜,很快就被王大嫂骂得狗血淋头的。
苏苏爹向来爱面子,这会儿见坝子里围了不少人就算了, 这楼上还站着不少人瞧着这边。
还有的端着碗筷一边吃一边瞅着这边的动静呢!
他又气又羞, 转头就上了楼,回到家就把门给关了, 家里没有苏苏娘,自然没有人做饭,苏苏爹又气又饿,却因为怕被人议论, 没开门弄吃的。
封映月给元蛋舀了两木勺蛋羹,接着又给唐文生舀了一碗蛋花汤, “我看他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那是自己的亲侄儿, 以后苏苏说不定还要靠哥哥呢。”
“一根筋, ”唐文生点头, 也给她夹了肉丝,“看着吧,明儿纸厂也会传的。”
“他挺爱面子的, 这筒子楼和纸厂都传遍了,那还有什么面子。”
封映月也喝了口汤。
本以为苏苏晚上不会来了,结果苏苏娘依旧把人送了过来, 王大嫂她们看见苏苏母女也没有声张, 所以苏苏爹压根不知道母女二人晚上还回过筒子楼。
第二天起来就去供销社买了吃的,然后闷头往纸厂去, 结果如唐文生所想, 纸厂也在传他不养闺女要养侄儿的事, 那议论声不比张大力结婚的事儿小。
领导倒是没有找他谈话,这个事儿比起张大力那事儿,就有些不够看,但像李主任几人就看不惯了。
于是又开了一次会,着重批评那种重男强女的同志,会上没有点苏苏爹的名字,可大伙儿的目光时不时就往他身上戳来,那可比点名还要让人臊得慌。
于是苏苏爹就去求苏苏娘带着孩子回筒子楼。
封映月去托儿所接元蛋时,便听和苏苏住在同一层楼的一个大嫂,说起苏苏爹求苏苏娘回家的事儿。
“哪有这么容易回家的,你得跟我保证,不能再有养侄儿的念头了吧?这光是保证也不行,毕竟男人的嘴,说过的话立马就忘了。”
“可不,得发誓啊!”
张大嫂说。
“发誓?燕子娘,你想的可太简单了,这压根就不是发誓能解决的,得立字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