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朱羲(74)

老太太盯着他手中的族谱,一瞬间便明白了什么,她身子一僵,颤抖着手接过来。

“儿子已将祠堂的族谱换了新的,上头没有儿子与岁岁的名字。”姜洛白声音发颤道:“若是…若是当真出了祸事,它或许可以保姜家。”

老太太捏着族谱,泣不成声。

“若儿子能带着岁岁回来,母亲再将这本族谱换回去。”姜洛白说罢重重将头磕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儿子不孝。”

老太太强压着未哭出声,许久后她才将手放在儿子头上,哽咽道:“你且安心护着岁岁,母亲等你们回来。”

“母亲。”

姜洛白再也忍不住,跪着上前将头埋在老太太膝上,痛哭出声。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不知为何,却带着几分落寞与悲悯。

一个时辰后,姜洛白才离开寿宁堂,去了素云院。

周氏看着桌上的两封休书,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着绣帕。

“你与母亲留在苏州,若我们能回来自是最好,若回不来,你与罗姨娘便可凭休书归家,另寻良人,罗姨娘沉不住气,便将她的先交由你保管。”

二人并肩而坐,相对沉默良久后,姜洛白才开口道:“你放心,孩子们会安然无恙。”

周氏始终不吭声。

姜洛白看她一眼,本想多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站起身:“我先走了。”

“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周氏却突然抬眸,淡淡道。

姜洛白脚步一顿。

“我大约能猜到你是用什么法子得到调任,可你进京不带家眷,更会惹人生疑。”周氏盯着他的背影,不疾不徐道:“此事非一时能成,必做长久打算,你的后院需要有人打理。”

姜洛白转身,眼神复杂的看着周氏。

“我也知晓你不愿意连累我。”周氏迎上他的目光:“但我想帮你。”

“别的我做不了,应酬结交官眷却是可以。”

姜洛白皱了皱眉:“你…”

“齐姐姐以真诚待我,我想为她做些事。”周氏打断他,认真道:“我不怕死。”

“且家主已为孩子们做了打算,我便更不怕了。”

姜洛白避开视线,半晌后道:“你何必涉险。”

“我自也有私心。”周氏面色平静道:“齐姐姐与大公子的仇一日不报,家主便一日不能释怀,我想若此事了,家主或能安心与我过日子。”

姜洛白沉疑许久,道:“好,休书你且收下,若出了事以自保为重。”

周氏看向桌上的休书,睫毛颤了颤:“好。”

姜洛白走后,周氏坐着静默许久,拿起她的那封休书,平静的撕碎。

他若不在,她不需要自保。

这世间除了他,无人是她的良人。

十月初一

姜洛白启程前往京城赴任。

老太太称病,二房一家留下侍疾,大房老太太指名留了罗姨娘。

按理说侍疾应当是周氏,轮不到妾室,但罗姨娘是老太太远房侄女,到了京城也需周氏掌理后院,留罗姨娘便也无可厚非。

罗姨娘及其不满,但老太太发的话她不敢违逆,为此还在房里哭了一夜。

而大房的小辈们皆随父进京。

几位姑娘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若能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将来也能有个保障。

祸多不及出嫁女。

至于姜澈…他是大房唯一的嫡子,若将他留下,反倒会叫人怀疑姜洛白此行别有用心,且他一直向往京中青嵩学院,进京后或可想想办法。

齐家一案需要从长计议,只要姜洛白暂且按兵不动,不露痕迹,加上明郡王之前插手救了姜家,那背后的人就算顾着明郡王,也不会贸然出手给自己留下把柄,所以短时间内姜家还是安全的。

拜别老太太启程时,天已大亮。

马车缓缓驶出巷子,姜滢打帘望了眼渐渐远去的姜家。

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人平安归来。

两日后,姜家一行人到了京中城门。

几位小辈们都好奇的掀开车帘探望,姜蔓看着那巍峨高大的城墙,眼里泛着光芒:“这就是京城啊。”

姜澈兄妹俩脸上也尽是向往。

皇城,谁不向往呢。

姜笙眼里盛着欢愉与期待,以后,他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

姜滢缓缓放下车帘,深深吸了一口气。

若不出意外,她以后的路,都要在这里走了。

马车进了城门,径直驶向开封府。

长阶下,早有官员静候。

姜洛白才下马车,清瘦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来,笑得一脸和气:“可是姜推官,姜大人?”

姜洛白忙回礼:“正是。”

“我乃开封府通判程和俍,特在此迎姜推官。”程和俍客气道。

上一篇:弄娇下一篇:金吾不禁,长夜未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