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朱羲(232)

今日,她是为了救母妃,才不惜将自己暴露,即便她很清楚,他们抓母妃,是为了威胁他与父王,不会伤母亲性命,但她还是去了。

她在害怕。

害怕他也失去母亲。

一滴泪轻缓落下,萧瑢眼底满是疼惜。

真是个傻姑娘,她如此真心待他,他怎舍得怪她。

即便对他有些不值一提的隐瞒,又有何妨。

救了母妃,保了他的侍卫,暗卫,因此浑身染满了血,却还胆战心惊的走到他的面前,小心翼翼的讨好他,希望他不要生气。

他怎么会生气呢,他心疼还来不及。

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傻的姑娘。

幸好落到了他的家里,不然还不知要被人怎么欺负。

萧瑢抬手爱怜的轻抚着那苍白的容颜。

他真的好想知道,她为给他报仇,提着剑杀上红莲楼,是什么样的风姿。

那一定美极了。

还有,当日和她一起去的,还有谁?

她的朋友?

他从未见过的她的朋友。

嗯,这暂且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就算最初没有看上他,那现在也看上了!

萧瑢唇角轻弯,压下心中一团团凌乱的回忆,和那一丝丝郁结。

如此,就很够了。

作者有话说:

女鹅:我利用他,欺骗他,不知道他会不会原谅我!

萧瑢:疯狂分析一顿后……她好爱我!

第83章

大盛, 永乐四十一年春,天子病重, 兴王发动宫变。

德妃软禁沈后, 把控殿前司,逼天子下禅位诏书;京中诸位王爷皇孙皆被殿前司围困在宫中,整整三日。

宫外, 街上好似随时可见官兵刺客,百姓吓得纷纷闭门, 一连几日, 京中的上空都弥漫着杀气和紧绷, 压的人胆战心惊,大气儿都不敢呼。

三日后,张爻顺, 勇定候与陆小公子, 皇长孙里应外合, 杀出重围, 宸王振臂一挥, 斩逆贼,救天子。

天子次日下旨,立宸王为储君,入主东宫,因天子病重,命储君监国。

史书上寥寥几笔,远不能描述当日之险境。

宫内遍地尸身, 宫外血流成河。

足足过了好几日, 那血腥味儿才勉强消散。

经此一变, 空置多年的东宫迎来了主子, 储君一反平日温和,以雷霆手段肃清朝纲,稳定朝政,不过几日,京中就恢复了往日宁静。

而如今的朝堂已经等于大换血。

张爻顺,陆知景皆救驾有功,一个被提封大理寺少卿,一个进了殿前司,封为都虞候;勇定候的封赏自然也少不了。

很显然,这几位都已是东宫的人。

文有陆阁老坐镇,武有勇定候,宸王这储君之位可以说是坐的稳稳当当。

也因此,其他几位王爷也就安分了下来,就连沈家都一时没敢再有动作。

朝堂安定后,大街小巷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明郡王府有一位武功高强极高的女子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据说,兴王雇刺客掳走宸王妃后,明郡王府一位女子横空出世,带着府中卫大人与两个暗卫,从几百杀手手中救下宸王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

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位女高手的身份,有人说是明郡王养的暗卫,也有人说是明郡王请来的江湖高手,但还有一些极小的声音,说她就是明郡王刚迎的那位侧妃,姜侧妃。

这个猜测一出,就被很多人反驳了。

谁人不知那位姜侧妃是个药罐子,怎么可能提得动剑与凶残的刺客厮杀?

别说杀几百个人,怕是连只鸡也不敢杀的。

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但那些人信誓旦旦的说是自己亲眼所见!

那几日因动荡不安,街上空无一人,听得马蹄声,有胆子大些的开了个窗户缝儿偷看,只见一位容貌倾城的女子,一袭水蓝色长裙,手持长剑纵马街头,后头跟着的就是明郡王的贴身侍卫卫大人。

再说那女子,不论是衣着打扮,还是容貌,都理应是明郡王府那位姜侧妃!

而这其中还有一小部分人斩钉截铁的说那就是姜侧妃;因为在年关节,郡王携姜侧妃放河灯时,他们见过姜侧妃的模样!

可兵荒马乱,敢开窗大胆张望的人属实不多,即便有人真的瞧见,说出来也还是有许多的人不信,于是一来二去,就有人试图从明郡王府打听消息。

但明郡王府已经闭门好几日了,对于外面的揣测没有给出半分回应。

姜滢足足昏睡了三日,萧瑢就守了她三日。

她醒来时,感觉到周围有烛光跳动,让她分不清这是什么时辰。

昏睡几日苏醒,脑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反应也略显迟缓。

她就那么睁着眼看着熟悉的鹅黄色帐子,许久后才轻轻眨眨眼,偏过头。

上一篇:弄娇下一篇:金吾不禁,长夜未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