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滢在看清的那一刻心跳如雷。
明郡王为何会查兄长!
电光火石间,有什么在她脑海中闪过。
那天,她在酒楼看到了一位貌似兄长的蓝衣青年,她随后追下去不慎摔伤,遇见了萧瑢。
他给她上的药有安眠作用,她在他怀中沉睡,他送她回的姜家。
后头姜蔓几人都问过她当时发生了何事,她囫囵搪塞了过去。
难道,萧瑢却因此起疑了?
可他怎么会想到兄长头上!
“青袅。”姜滢突然道:“你可记得那日,我与三姐姐他们去酒楼,后来受伤沉睡,明郡王送我回府。”
青袅想了想,点头:“记得。”
“那日姑娘在睡梦中拉着明郡王不肯放,明郡王还在床边守了姑娘半个多时辰呢。”
这事她醒来后青袅便同她说过,她当时并未在意。
“我为何拉着他,你可有听到什么?”
青袅眼神微暗:“那日奴婢在房外听见姑娘一直喊兄长,奴婢怕提起惹姑娘伤心,便没同姑娘说。”
姜滢顿时了然。
原来如此。
她当时飞奔下楼,举止反常,明郡王怎会不生疑,后又听她在梦中喊兄长,明郡王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这处。
他怀疑她看到了兄长,所以在查兄长的死。
他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查的?
“姑娘,怎么了?”
姜滢起身,摇摇头:“无事。”
过了这么多天,她至今记得那张脸,心里也始终存疑,只是那蓝衣青年仿若凭空消失,她无从查起。
“你先下去歇息,明日随我去福如寺。”姜滢吩咐道。
青袅没多问,恭敬应下后退了出去。
姜滢躺在床上,心中思虑万千。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借此将齐家的案子一点点摆在他的面前。
不过此举也有些冒险,万一齐家的案子与宸王府有关...
不,不会的。
阁主当年与她说过,原本齐家判的是诛九族,是元后,也就是宸王爷的生母魏后求情,才改的满门。
否则,她也该死在十年前。
这也是她为何初时觉得萧瑢是最佳选择的缘由之一。
比起其他皇家人,宸王府更让她信任。
其实细算下来,宸王府早就有恩于姜家。
姜滢在心中盘算了半夜,才最终下定了决心。
次日天初亮,姜滢去见了周氏,称自己昨夜梦到了母亲,要去福如寺给母亲抄经几日。
周氏自是答应,只嘱咐她小心身子,拿了刚做好的冬衣和狐裘给她。
她原本不放心要让胡妈妈跟着,姜滢以明郡王暗中派了人保护她为由拒绝了。
周氏一听有明郡王的人在,也就放了心。
姜滢又请周氏保密,若有人问起只说身子不适在房中养病,周氏猜测她是担忧再发生上次福如寺山脚下的事,便应下了。
青袅一早就已经收拾好行囊,二人连早饭都没用就前往福如寺。
启程前,姜滢将马车上姜家的牌子取了下来。
她并非要在福如寺住几日,而是要去苏州。
若被旁人知晓她去了福如寺,徒增麻烦。
姜滢捐了香油钱,要了间寮房,吩咐青袅瞒下她的行踪,换了身衣裳就离开了。
京中至苏州马车需三日左右,快马加鞭三日却能走一个来回,她最多四日便能归来。
青袅心中担忧却也只得照做。
-
一个半日后,姜滢出现在苏州逢幽阁。
水汀盯着她很有些错愕,似是对她的到来很意外。
姜滢便明白水汀已经知道她的身份了。
姜家早几月去了京城,她有事该找京中的逢幽阁,不该出现在这里。
姜滢与她对视几息,转过头。
猜到便猜到吧,且就算先前水汀不知,她这一趟要做的事,也瞒不过她。
“我有个消息给你。”
水汀愣住:“你要卖消息给我?”
姜滢一滞,片刻后道:“若你愿意买,我也不介意。”
虽然她本意并非如此,但谁会嫌钱多呢?
更何况她才给出去一大笔。
水汀:“......”
水汀伸手:“拿来瞧瞧。”
逢幽阁的消息来源之一,便是从旁楚买。
内部也不是没人卖些不为人知的消息,但这种生意只能和各地令主谈。
姜滢将一张略显陈旧的认罪书递给她。
水汀打开看完,眉头越皱越深。
许久后她面无表情的看着姜滢:“你...”
不隐瞒身份了?
姜滢懂她的意思:“...你猜到了不是么。”
水汀瘪瘪嘴,默默地将认罪书收好。
这是薛耀的认罪书。
指认杀姜家母子是因为收了宫中一位嬷嬷的银钱。
薛耀是姜滢出的第一个任务,她却在查姜家母子的死,再加上她早就晓得她在怀疑她的身份,此时拿着这东西找上她,就是没打算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