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霍令之听到他们的话,只是摆摆手说:“太吵了,拉下去处理掉。”
那几位还问他就不怕被天下读书人唾弃。
霍令之嗤笑一声,他可不怕惹怒什么天下的读书人,“以后读什么书本王说的算,你们口中所说的天下读书人读的旧书,没有读过新书的读书人,算不得读书人,只要读过本王的王妃编的新书,那才叫正统的读书人,你们问问这些读书人,他们听你的还是听本王的?”
那几位老臣被他气的吐血。
霍令之懒得去管这些,他对行军打仗更感兴趣,只知道再绝对的实力面前就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其余的治理国家的事情等到了他的王妃到了,让王妃去管理,他会从中做一些帮助。
他记得以前洛子宁跟他说过,先皇肯定是想过他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所以一直让他在外领兵打仗,没有交过他治理国家的方法,现在他也觉得他太独断了,还好他有个好王妃。
等他把京城内的一切办好了,那些血腥残忍的事情也都处理好了,这才叫人去接他的王妃进京。
原本他是想要亲自去接的,可是洛子宁提前跟他交代过,等他进了京之后就先不要出来,免得生了什么变故。
洛子宁在家收拾好行李,带着家里的钱财物品、赵小鱼陈伯他们、他挑选出来的官员们出发,入京。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7章
107
入京之前洛子宁还有些担忧, 毕竟原文中有描写,霍令之登基之后并未完全掌权,他还要跟朝中的那些世家权贵们斗智斗勇, 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终于将那些势力瓦解, 将全部的权利都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那些世家权贵们的势力盘根复杂,牵扯众多,动了一个人的利益可能就得罪了整个□□, 更何况他现在的改革更是动了朝中所有人的蛋糕,他都怕进京的路上会被暗杀, 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敢睡得太实。
去封地的时候是小红小翠以及陈伯一家还有个车夫一起去的, 回来的时候小红小翠一个在王府过上了躺平的生活, 一个在纺织工厂当人事主管,她们在那边也成家了,就不跟着进京了。
陈二也说不回来了,他在那边当厂长,还当了商会的会长, 还有了三个孩子, 想要在封地帮洛子宁看着厂子和王府。
赵小鱼一直在追求赵夫子,可是赵夫子还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他太自卑, 觉得他配不上赵小鱼,最后还是拒绝了赵小鱼, 但是却跟他的一个学生在一起了。
赵夫子的那个学生家里穷, 长得也比较大老粗,赵夫子长得英俊又有学问, 他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信。
洛子宁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他挺渣的, 一面瞧不上他的妻子, 一面又在人家身上找自信,在外人面前总会露出对妻子的鄙夷态度,在家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还好赵小鱼没跟他在一起,在一起可就毁了一辈子了。
不过别人家的感情他也不好当面评价,只在心里吐槽,他问了赵小鱼要不要看看别人,可是赵小鱼却说找不到喜欢的还不如不找,她宁愿一辈子留在王妃身边替王妃办事。
洛子宁正好也缺人手,觉得赵小鱼是他用的最舒心的手下,而且赵小鱼还会武术,不仅能保护他,平时他遇到令他生气的人,他语言匮乏不知道怎么骂人的时候赵小鱼就会替他骂人,若是没了赵小鱼他都习惯不了。
陈大追不上赵小鱼,跟洛子宁说他放弃了,但是他也没有娶别人,只说他想专心工作,带徒弟和给王妃研究新的机器。
他本来想要留在封地的,但是洛子宁说还有许多东西需要他做,就把他给带走了,同时也给他去了奴籍。
陈伯年纪大了,洛子宁和霍令之都想让他留在封地不要折腾了,他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都在封地,他可以跟儿子一家在封地颐养天年。
可陈伯说他放心不下王爷,一定要跟着进京,他就算死也要留在王爷的身边才行。
洛子宁见他这般坚决就带着他离开了。
出发的时候洛子宁看着进京的队伍,原文中陈伯一家全部被原主给害死了,赵小鱼也在杀了知府之后吊死了,现在他们都活生生的,真好。
……
入了京,他并未直接去皇宫,而是被人领着去了霍令之之前在京城里的王府,霍令之说要办一场登基大典,然后他们再入宫。
而且宫中也要先打扫打扫,他可不想让洛子宁用他二哥剩下的东西,以及宫里还有许多的妃子,还有那些太监要处理。
那些太监有许多都是忠心二皇子的,不然二皇子也不能那么快里应外合的害死先皇。
那些妃子大部分都是大臣们的女儿,大臣们几乎没了一半,就剩下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