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太小了,不争气啊?
但凡他大个一两岁,还有寒江楼什么事儿?
太子:???
大个一两岁,我当初也还他娘的是个孩子啊?
亲爹你有事儿吗?
冬暖没多问,曹大伯怎么办。
因为她知道,皇帝这边肯定是有安排的。
很快,皇帝就说起了曹大伯这边的安排:“至于你大伯,从前在大理寺也算是颇有经验的,只不过如今空缺已经补上,毕竟这些部门的日常耽误不得。”
这一点,冬暖也明白,地方与京城终归不同的嘛。
皇帝一句话说完,稍稍停顿,见冬暖点头,又放心了不少,便接着说道:“不过,都察院那边,过个一两年,会有位置,有位副都御史,朕觉得放他在都察院,有些可惜了,准备调他去别的地方,到时候位置空出来了,就给你大伯安排了吧。”
曹大伯从前是四品官员,副都御史可是正三品,这算是复起还升官了。
相比义父那边,曹大伯这边还是赚了的。
当然,冬暖也知道这估计也是一种平衡的手段。
一个是因为义父从前就是知府,对于这些事情,上手的更快,定州的烂摊子也确实需要一个人慢慢整理收拾。
一旦整理好了,这就是政绩,以后想升官也容易。
另外一个,周家险些坑了曹新瑶,曹知府到时候过去,一旦抓到周家的残余势力,皇帝也不必担心,曹知府不忍心处置。
他弄不死他们!
说完了曹府的事情,皇帝又指了地图的一处道:“暖暖觉得这一处怎么样?”
那是距离京城比较近的一处府州廉州。
一看皇帝指这处地方,冬暖心头有猜测,不过却还是装傻一般的问道:“这是……”
见此,皇帝忍不住拊掌大笑:“暖暖真不知道,朕是什么意思吗?”
说完之后,不待冬暖回答,皇帝就已经轻叹一声,接着说道:“你离京已经够久了,朕可是不舍得,一直把你放在外面,明年就回来吧,正好朕觉得有昌国忒不是个东西了,你回来之后,朕也好安心的让宋退他们往前攻城。”
冬暖在那边,皇帝终归不能放心。
特别是有昌国的手还伸过来一回,皇帝如今想起来,都气得咬牙。
幸好冬暖有本事,不然的话,如今怕不是已经被有昌国胁持过去了吧?
不过再一想,也是了,冬暖如果没有本事,那些人会惦记着她吗?
所以,还是要放在眼皮子底下,他才能安心。
让寒江楼去廉州也是因为,年纪小,阅历浅,去过度一下。
说白了,只要寒江楼不乱来,熬两年,那定是要调回京城的!
冬暖自然是明白皇帝的意思,对于很快能回来,也挺高兴的。
至于自己在靖县的那几百亩的庄子……
啊,这不是有曹新瑶吗?
先租借给她,等她有了钱,再买下来,隔着这么远,冬暖也不可能总过去收钱之类的。
正好曹新瑶娘几个还想在那里生活,卖给她最好了。
见冬暖陷入了思考,而且面上透着喜色,皇帝就知道,冬暖对于回京的事情,也是满意的。
如此,他也可以安心了。
第592章 云姐儿生病
皇帝把一应事宜都安排好了,冬暖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忙完了苟清韵的婚礼,冬暖又在京城待了一段时间。
原本只是想待到七月就离开的。
七月中的时候,冬暖去曹府辞别。
刚到府上,就看到府上的仆从脚步匆匆的,一看就是有事情。
冬暖不解,随手抓了一个人问了一下:“这是怎么了?”
“大姑娘病了。”仆从倒是没多说,只是看着他略显悲悯的神色,冬暖猜了一下,这是病的很厉害了?
也顾不上多问,冬暖忙朝着义父的院子走去。
路上还碰着几个眼熟的仆从,他们给冬暖见了礼之后,又匆匆的走开了。
看出来了,这应该是病的挺厉害的。
冬暖过去的时候,曹大夫人跟曹二夫人都在那里。
冬暖见了礼,曹二夫人终是忍不住,握着冬暖的手,小声说道:“暖暖啊,这孩子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小姑娘当初早产,刚一出生,母亲就没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这边还没给曹锋介绍填房呢,曹老太太就病了,曹锋身为孙子辈,也得丁忧,守孝。
所以,至少一年之内,那肯定是不能再提续弦的事情了。
再加上,曹二夫人疼爱小姑娘,原本还以为,小姑娘这算是转运气,熬出来了。
结果,这刚入了夏,就染了风寒,整个人病的已经昏昏沉沉了。
孩子从昨天晚上就开始高热不退,这已经请了三四个大夫,都说不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