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强调“耕读人家”,是因为官宦子弟根本不用考,他们凭着父辈的官阶就能获得入学资格。
听了门童的话,年轻的夫妻当即露出喜色,一边说着感谢姜纾的话,一边领着小少年进去了。
少年一边走一边跟父母介绍着这个屋子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棵树是哪位先贤栽下的,显然已经对太学神往已久。
虽然一路都在说着话,但一家三口却从始至终都带着十足的敬畏,没有大声喧哗,没有破坏一草一木,就连走路的时候都特意把脚步放轻了。
楚溪客默默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多了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原来,当他还在“嫌弃”太学不想上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近乎虔诚地为了这个机会在努力。
姜纾如今升任太学主管,还像从前那样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上课。
楚溪客趴在窗台上,悄悄地往里看,看到姜纾正坐在书案后对着满屋的学子侃侃而谈,周身仿佛晕染着圣洁的光。
底下的学生全部正襟危坐,认真倾听,没有一个偷懒开小差,甚至有人从别的班级过来旁听,没有座位,便静静地站在墙边,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对于读书求学的郑重。
……
“我想好了,要考一下太学。不是用阿爹的名额去国子学,而是和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一样,用心考一考。”
楚溪客把这个决定郑重地分享给钟离东曦。
钟离东曦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需要我帮你辅导吗?之前我考过,也考过了。”
“那就拜托东曦兄了。”楚溪客凑过去,“么唧”一口,表达谢意。
钟离东曦又凑过来追加了一个,还用那种楚溪客最喜欢的笑容迷惑他。
楚溪客就像醉倒了一般,歪在了他身上。
“之前我一直糊里糊涂的,其实不太清楚读书有什么用,只想着就算上完学出来也是要找工作的呀,找工作总归是为了赚钱吧,如果开丸子坊就能赚到很多钱的话,不用读太多书也没关系吧!”
直到今天,看到董书生的选择,看到这个时代的学子对待求学的态度,他才隐约明白了。
“能像董先生那样学到做君子的道理,能认识更多像他那样的君子,或许再努力一下还能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再反过来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和开几十家分店、赚很多钱是不一样的意义吧!”
第100章
进入太学有两种方式, 官宦子弟蒙祖荫,平民百姓自己考。楚溪客选择了后者。
如果他能够自己考上,就相当于为寒门学子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那么下次招考的时候就会增加一个名额。
诚实讲,他能做出这个决定还是挺需要勇气的, 因为他很有可能考不上。不, 确切说,考上的可能性很小。
好在,他也有自己的优势。
姜纾虽然不会给他漏题,但偶尔的一两句指点就够他受益的了。
全家人都为他开绿灯——仙草园不用去了, 奶茶铺子也不用他操心,家里的饭也由云飞和翠竹大宅的掌勺师傅合伙做, 总之楚溪客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就好。
最给力的还是钟离东曦。
太学每个季度都有招生考试,但录取遵循的是“宁缺毋滥”的原则, 因此,每次能考上的不过三五人。
钟离东曦利用黑店的消息网, 联系到近两年考中的太学生,将他们的考题、答卷, 包括学习心得高价买来,整理成册, 一条接一条地给楚溪客讲解。
天地良心, 楚溪客起初真的有好好听讲来着,可是听着听着,就被钟离东曦低沉的声音吸引了,不由自主地想, 什么样的喉咙才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
然后, 他就去观察钟离东曦的喉结了。这么一看, 就发现不光喉结好看啊,还有棱角分明的下巴,还有更令他着迷的嘴巴呢!
那双会压下来亲他,也被他啃过好几次的唇瓣,此时此刻说起这些原本枯燥的“君子之道”,怎么就这么好听呢?
“走神儿了?”钟离东曦弹了弹他脑门。
楚溪客便软啪啪地挨过去,笑眯眯地拍马屁:“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之前的老师有东曦兄这么好看,我说不定就考上清北了!”
没想到,这个马屁居然给拍歪了。
钟离东曦用一根手指抵住他的额头,把他软啪啪的身体推正,一本正经地说:“课堂之上,须得约法三章。”
楚溪客眨了眨眼:“哪三章?”
“第一,不许跟夫子过于亲密,不管对方年纪大小、长相如何。
“第二,同窗之间须得保持距离,不得失了体面。
“第三,不许撒娇耍赖,不管是对夫子还是同窗。”
楚溪客弯起眼睛,带着看透人心的小得意:“可是,我现在的夫子就是你啊,也没有其他同窗——如果不算桑桑和二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