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夸完转头就开始在黑板上写下了“班会”两个字,然后将班会的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分门别类的写好。
等其他同学三三两两回到教室坐满座位的时候,老何关上门,宣布班会开始。
主要事项其实就三个:
“一是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次期末考学校会降低难度,尽量做到和高考的考点难度一致,希望大家好好准备。”
提到考试,氛围就难免变得紧张,老何宽慰大家道:“大家也别有压力,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行,把他当成难度降低的普通月考就行。”
底下学生们并没有放松多少,除了少数那几个,大家都很重视考试,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偷偷打开了课本。老何摇了摇头,念他们也不容易,就没阻止,紧接着他宣布了第二件事:
“二是宣布一个好消息,咱们班的符宁同学由于成绩优异,在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了华大的保送资格,恭喜符宁同学!”
老何话音刚落,教室就轰然爆发出一阵掌声,伴随着一声声惊叹。
“我靠,华大!”
“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
“真不愧是学霸,不对应该叫学神了!”
“羡慕,回家我妈又要说别人家孩子了,哎。”
江屿也很认真地鼓掌,并抽空捡了只笔顶了一下右边懵懵懂懂在偷偷玩跑酷游戏的某男生。
男生之前是江屿身边的小弟,自从江屿转性子爱学习之后,一脸懵的自己玩游戏去了。
他见江屿用笔捅他,以为发生什么事了,条件反射地跟随大家一块鼓掌。
等掌声结束,江屿已经没再管他了。
他悄悄弹了一点身子过来问:“屿哥,什么事?”
江屿:“没事。”
“……”
华大是全国千千万万学子的梦中学府,能保送华大,几乎是一只脚踏进了人生巅峰。
全班同学都转过头看向最后一排的男生。
艳羡、惊叹。
符宁淡定地坐在位置上,不卑不亢,平静地面对来自其他四十个人的目光注视。
老何满意地点点头,眼角笑开了花,得意的语气藏都藏不住:“这一届只有两个人保送顶级学府,另一个是一班的郑星瞳,保送的京大。大家多向两位同学学习。”
郑星瞳符宁有印象,是一个性格比较活泼的女孩子,经常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中担任主持,后来从京大毕业去了央视做新闻主持,因缘际会还采访过江屿。
因为就读同一所高中的原因,网络上还传过他们的绯闻,不过一切流言都在江屿出柜后自动终止。
老何咳嗽两声,将跑到太阳穴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一点:“最后一件事,下周五的元旦晚会,高三年级也要出一个表演节目,经过抽签,抽到了我们八班。对了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是?”
高三文艺委员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一个个子矮矮的,扎着双马尾带着黑框眼镜女生站了起来。
“好,应珊同学,节目安排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困难可以来办公室找我,经费直接找班长。”
几分钟的时间匆匆结束了班会,老何看了眼时钟。
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说:很好,没有浪费正式上课的时间。
紧接着,他翻开课本道:“大家把数学必修四拿出来,今天开始复习这本。”
第35章
关于元旦晚会的节目, 高一和高二都会认真准备,以丰富自己的高中生活。但是对于学业繁忙的高三来说,那就是:莫挨劳资!
所以应珊找到了符宁——被保送华大的他可能是整个年级最放松的一个人了吧, 有一种提前高中毕业的感觉, 剩下的时间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的高中生活。
符宁为难地说:“可是我并没有什么文艺特长。”
虽然符宁身世本属于富家少爷,但他实实在在是在“贫民窟”里长大的,是单亲母亲靠卖水果一点点供养长大的。当然天赋使然,他唱歌还算好听,但是就全凭感情没有技巧了。
应珊道:“你误会了,我是找你来策划节目的。”
符宁悻悻摸了摸鼻子:“那你有什么想法吗?合唱?小品?话剧或者舞蹈?”
应珊摇了摇头:“这样吧,我们回去先想想,明天课间我再来找你讨论。”
“可以。”
应珊松了一口气, 回到座位就开始和刚刚没做完的数学《五三》奋斗, 奋笔疾书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下周五的元旦节目。
符宁:……
总有种被推锅的感觉。他撇过头看了看自己同桌。
同桌耸了耸肩,意思是我也没辙。
符宁表示我不信。
他记得后来他和江屿公开以后,江屿带他回家见了江母, 江母无意间提起过江屿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街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