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稍微瞟了一眼就知道元春想什么了,不由得笑道:“便是剧毒如砒霜,那也不是沾唇就能置人于死地的。像是山楂性寒,也有一点活血的功效。但你若是嘴巴实在是馋了,一日吃个两三颗,只要不是见天儿地吃,那也无妨。”
元春还是心有疑虑,王晴这回便认真了,“我也不是让你不知节制不知忌讳。而是告诉你,就算怀孕了,也不必改变太多。毕竟你寻常吃的菜式跟蔬果都没什么问题。
而你不寻常吃的那些,恐怕多是十天半个月的才吃一回,就算真的对孩子不是很好,这样的频率跟食量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元春细想一下也是,她的饮食从来小心,并不会吃什么对身体不好的东西,如此心里便宽慰了不少,也没那么紧张了。
贾母只是给王晴一个单独说话的机会,离开久了也不好。因此很快就带着抱琴回来了,她自己生养了三个孩子,又养过元春跟宝玉两个孙辈,对生养孩子也有些想法,便拉着元春说了不少孕期禁忌。
贾母的经验跟王晴所说当然有不少出入。但元春也知道给贾母做脸,先前起身扶贾母坐下的时候就顺手把手里的小册子递给了抱琴,抱琴此时不好走开,又递给了她身后一个小丫头,那小丫头拿着小册子便悄无声息地去了室内,给元春放到了梳妆台上的一个匣子里。
贾母没说一会儿,肃王身边的大太监过来说肃王中午要过来陪着元春用午膳,让贾母跟王晴也留下来用过午膳再走。
贾母一听简直笑开了花,对着大太监千恩万谢也不为过,王晴做不出那么激动的样子,只好跟在贾母身后一脸赔笑,倒是惹得那大太监好生看了她一眼。
等人走了,贾母便问起了肃王待元春如何,元春心里无奈,肃王是个极有规矩的人,府上的下人们都极有规矩,跟贾家那样小丫头们在廊下逗趣,有什么事儿有人到处跑动的事情是绝不会发生在肃王府的。
况且肃王不好女色,待元春也只是寻常,不过因为她怀孕的事儿,才多来了这院子几次。
只是这些事儿她不可能跟贾母明说,于是便笑道:“王爷行事极有章法,府中王妃跟妾室们也都是老人了,规矩都好。原本王爷便少来后院,只是我如今怀有身孕,王爷便要日日前来看望我。”
贾母也不知道到底满不满意。反正她脸上还是一副笑开了花的样子,让王晴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番。
第61章 肃王陪坐
肃王身边的太监李茂是跟着肃王的第二任总管了,他能胜过前一任的地方肯定不只是忠心跟办事能力,最独到的地方就是他十分识时务,更会看人。
而王晴根本没有想过掩饰自己的言行,所以李茂回去便跟肃王回禀道:
“奴才看贾老夫人是实实在在的受宠若惊,可贾二夫人好似就没那么高兴了,似乎早就想到了您会陪着侧妃用膳一般。”
李茂说得太过客气跟隐晦了,他其实想说王晴根本没把肃王当回事儿,她高兴也只是觉得此处应该高兴。
只是人家的女儿还怀着肃王府的子嗣,这孩子可是为肃王添丁进口了不说,还打破了肃王某些不堪的谣言。单就看后头一条,他这主子身边最得力的人就该好生敬着元春跟元春的娘家人!
肃王私下里已经调查过王晴了。尤其是王晴这两年的言行,简直有点刷新了他对女人的看法。
诚然他从来不会过分看轻女子。但身边的女子都是一副沉迷争宠或是争权的样子,他真的很难给予女子正面的评价。
可王晴是个例外,她果断地放弃了管家权。不仅将儿子跟丈夫都板正了过来,还能指点娘家重新兴旺,就连岌岌可危的荣国府都已经快要摆脱覆灭的命运了,这样的女子他实在是只有敬佩的份儿。
更加可贵的是,人家在后宅蹉跎了二十多年,临老还有这份雄心壮志。
于是在肃王这里,贾母被贬低到泥里去。可王晴着实被他抬高到比正经岳母还高的地位上去了。
怎么自家王妃就不能像贾二夫人一般聪慧有手段又眼光长远呢!肃王恨道。
没多久就到了用午膳的时候,正院肃王府那里也送了两道菜过来说是给贾家两位夫人添菜,可王晴一看都是十分考究的素菜,就知道恐怕肃王妃这是做给肃王看的,毕竟外头都知道肃王喜食素。
而等肃王的份例也摆上了桌,王晴一看果然肃王的口味清淡,里头二十来个碗碟,只有一个汤跟一个盐焗鸡和一道蒸鱼是荤菜,其余都是素菜。
肃王府的饮食更加讲究原汁原味,调味料用的不多,就连烹饪工序也是尽量精简,以保留食物本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