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起身又跪倒在王晴身前同样来了一遍,王晴也直接喝了茶,把一只极好的红玉手镯放到托盘上,也笑道:“白头偕老,事事顺心。”
这边敬完茶,王晴便说道:“老太太那边还等着大家呢,我们赶紧过去吧,别让大家等。”
贾母还在,原本宝玉跟黛玉该是在王晴这里吃完了早饭再过去认人。
但宝玉跟黛玉的情况又不一样。所以之前王晴就说好了会带宝玉跟黛玉去贾母那里吃早饭,顺便重新认人。
所以探春跟惜春还有贾环贾兰也就没有过来,直接去贾母院子里等着了。
贾母人老了本就觉少,她可是天不亮就等着了,看贾赦邢夫人并贾琏王熙凤等一干晚辈小辈都来齐了,就等着贾政跟王晴带着她心爱的两个玉儿过来了。
眼下二房四口人的队形是,贾政一个人走在前面,中间是黛玉挽着王晴的手,后头跟着一个时不时搭话的宝玉。
贾政听着后头的说话声,又看自己一个人在前头走着,心里颇不是滋味,好似他从来都是孤身一人走着,可王晴偏偏就有人陪着说话。
后头的王晴几个可都不知道贾政这突如其来的小情绪,一路说说笑笑进了贾母的院子。
首先出声的当然是王熙凤了,她见黛玉眼前一亮,直接笑道:“我这新弟妹果然不一般,怕是天上的仙娥也不过如此了!”
贾母也跟着笑,“凤哥儿说什么新弟妹,往日里还不都是你带着的。”
说实话,黛玉跟宝玉的事情成了,王熙凤心里多少还真有点虚,王晴对她好的确不假,这些年除了守着库房,其他的都从来不干涉。而眼下黛玉成了王晴的儿媳,对比起来,自然是黛玉这个儿媳是自己人。所以她也担心王晴突然变脸,帮黛玉争取管家权。
王晴也知道王熙凤的担忧,她领着黛玉给贾母见礼过后,便在贾政下首坐了下来,让黛玉重新见过各位长辈。
此时见面,是新媳妇认人的过程,长辈们要给新媳妇准备见面礼,而新媳妇同时也要给晚辈和小辈们礼物。
全家上下也就只有王熙凤不满半岁的姐儿因为起不来没有到场,黛玉给出去的礼物却是不少。
毕竟宝玉下头光是二房就有探春、惜春跟贾兰贾环四个晚辈跟小辈呢,大房也就只有贾琮跟贾茂姐弟。
席上贾母一直笑呵呵的,脸上的皱纹都深刻了不少。可她的精神面貌还真不一样了,贾赦跟邢夫人见了都免不了心里发酸,也就贾琏跟王熙凤还好一点。
饭后,贾母这边不留人,王晴也打发黛玉赶紧回去再睡一会儿,王熙凤见了上前抱住王晴的手撒娇道:“姑妈只是娶了新媳妇,就忘了我这个侄女兼侄媳妇了!”
王晴笑道:“你可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若是你不管家了,这一大家子上上下下的,可怎么转的起来!”
王晴拍拍王熙凤的手背,安抚她道:“明年宝玉要考进士,等你弟妹三朝回门过后,我也要给宝玉一些产业,好让他们夫妻把自己的小日子过起来,你那边若是忙不过来,还是多问问家里的姑娘吧。”
王熙凤懂了,王晴并没有让黛玉夺权的意思,甚至已经开始对管家一事开始避嫌。
王熙凤也理解,两家如今没有分家。不过是因为贾母还在,若是贾母不在了,两家势必会第一时间就分开。
眼下大房唯一比二房好一点便是大房有个爵位,还能传到贾琏身上,可也仅仅只能传到贾琏身上,到了李茂一辈,贾家的爵位已经彻底承袭完毕,算起来跟平民百姓无异了。
而二房宫中还有个贵妃,还有新帝唯一健康的皇子,将来若是三皇子能登基为帝,二房最少还能继续风光二十年呢。
更何况宝玉跟贾兰都是读书种子,便是宫里并不帮衬,也能富贵好几十年。
想到这些,王熙凤不禁又开始唾弃自己先前那点儿小心眼儿,怕是全家人除了邢夫人,其他人都看出来了,只是大家都对她挺包容,谁也没明说。
王熙凤私下里跟贾琏说了这事儿,贾琏倒是觉得王熙凤的确想多了,大家恐怕想想就过了,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他也明说了,“有些事情可一可二,绝不能有第三次。不然大家便是跟你感情再好,也要消耗了去。”
王熙凤低头认真认错,还跟贾琏说起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现在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做言传身教了。若是想要两个孩子好啊,非得要日常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别交给孩子的是一回事,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别说是孩子懵了,便是自己也该意识到这样左右摇摆的做派不正经。”
说起孩子,贾琏也不免叹气,“我当初也是拈轻怕重,明明家里条件好好儿的,前头还有珠大哥哥做个榜样,我当初怎么就没坚持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