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来到皇后跟前,这一路走过来,她也放松了不少,当下就想出了主意,“恒儿眼看就要进入上书房念书,前几日皇上还说正在挑选伴读跟授课业师,好在太上皇并没有立刻就带走恒儿,咱们若是安排得当,恒儿只管白日里去上课,夜里让太后娘娘多关照几分就是了。”
皇后大喜,这事儿若是操作得当的确能解燃眉之急,而且消息传出去之后,想必贾家跟王家也会加紧针对甄家,到时候投鼠忌器的只有甄贵妃。
皇后出主意道:“听说你娘家大哥有个遗腹子,想必年岁上他较为年长,倒是能规劝照看着恒儿一些,另一个名额便看皇上有没有什么安排了,这授课业师,我看可以让你那妹夫来试试。”
元春满口同意,甚至还有心情打趣皇后,“臣妾的妹夫,便不是娘娘的胞弟了么?”
恰好此时新帝走了进来,他一开始听到消息还担心得很,没想到元春竟然有心情说笑了,他不是那种凡事都往阴暗处猜想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们已经找到了破局的法子,便带着一点不耻下问的语气说道:“皇后跟贵妃这是想到什么好法子?不如让朕也听一听。”
皇后跟元春赶紧蹲身行礼,新帝一左一右地扶起二人,跟皇后一起坐在上座,元春则坐在了皇后下首,新帝见此,对元春更加满意了几分。
皇后回话道:“还是贵妃说咱们可以明日便把恒儿送入上书房,太上皇身体已经好了不少,自然不需要一个七岁小儿贴身侍疾。到时候咱们请太后娘娘多去太极宫走动走动,恒儿下学之后也能松快些。”
皇后原本想说少受些罪,但太上皇就是太上皇,便是私下里也不能说给他侍疾是受罪的话,因此话到嘴边及时改了口。
新帝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而且他也知道目前来说肯定宫中便是有新生儿出生,怕也在一时半会儿顶替不了司徒恒的位置。若是司徒恒走得太顺利了,将来遇上挫折恐怕容易生事,此时若是能多经历一点,倒也算得上好事了。
说到底,新帝就是觉得皇后跟元春都太娇惯司徒恒了,将来要做皇帝的人,可不能一味地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还是该多经历些风雨才是。
伴读跟老师的事情也很快就确定好了,甚至元春还主动给司徒恒添加了骑射课程,“反正那小子成天精力旺盛没个消停的时候,明面上他又是给太上侍疾的,还是不要让他折腾太上皇了。”
新帝心里还真有点想看太上皇笑话的意思,可元春说得也对,明面上司徒恒是要去侍疾的,太过闹腾就是司徒恒的不是了。
事情太匆忙了也不好,所以元春这边给荣国府传信说宫里选了贾兰给司徒恒当伴读,新帝亲自去了太极宫跟太上皇回禀此事,这读书的事情终究也是一件大事,太上皇再是不甘心,面对着太后的时候,也没法儿咬死了立马让司徒恒搬进太极宫的事儿。
而太后还趁机想要敲定司徒恒住进慈宁宫的事儿,只可惜甄贵妃在这件事情上杀伤力比较大,这事儿终究没成。不过,临走的时候,太后也放了话,“恒儿是本宫亲孙儿,不能只孝敬太上皇,就不孝敬本宫的道理。再者太上皇仍旧需要静养,俗话说七八岁的孩子闹起来,家里的猫狗都会嫌弃。
所以本宫想让太上皇多几日清净,便想着既不能接恒儿去慈宁宫住下,那也要让他多走动。”
皇后也在场,太上皇不会让自己失了脸面。所以只能咬牙认下了这一遭,等太后带着皇后走得没影儿了,甄贵妃这才出声煽风点火。
“皇上,先前您还总说肃王孝顺。可如今您看看,他孝顺的是您手中的皇权,可不是您这年老力衰的模样!”
甄贵妃这番挑拨很是露骨,太上皇本就阴沉的脸色更加不能入眼了。
作为一个算得上宏韬大略的皇帝,他当然知道甄贵妃只不过是在挑拨离间,可他因为眼下的形势默认了此事。
太上皇当然想要重新掌权。可他同样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多也就能撑个十年,眼下甄贵妃所出的五皇子依旧不能用,九皇子看着倒是清明。
可他也是甄贵妃所出,将来还是免不了外戚的困扰;
再有就是十三皇子,可他行事无端无忌,甚至还好南风,到如今连个孩子也没有,这样的人是完不能做一国之君的。
这数来数去,也只有行七的新帝能拿得出手,可偏偏他亲自逊位之后又要将人拉下来,百年之后怕是落不着什么好。
所以他想到了司徒恒,也就有了灵感。既然儿子们都靠不住,他索性就撑着多活几年,以后好让孙子直接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