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跟元春都在操心迎春的婚事,肃王府正院的肃王妃也在跟身边的人说起这事儿。
肃王妃对迎春印象不错,虽然正式说话的时候不多,但司徒恒出生那会儿迎春带着黛玉在肃王府还住了一个月呢,后头她娘家女眷也见过迎春几次,都对迎春的印象挺好。于是如今迎春将要开始说亲,她娘家女眷们也都动了心。
肃王妃身边的嬷嬷倒没先说迎春如何,而是先说起了王晴,“我看那位二太太做事很是随性,眼下看她来咱们府上便知。”
肃王妃听了忍不住勾起嘴角,她想起了之前王晴递过来的帖子,上头便写着「家里石榴长得好,她想过来看女儿跟外孙」之类的话,今日果然带着几大筐石榴上门了。
老嬷嬷看肃王妃好似并没有领会到自己的意思,便接着说道:“那位二姑娘好似是荣国府大房的姑娘,她父亲身上只有一个一等将军的爵位,并没有实职,她兄长的差事也不是科举而来,将来肯定走不远……”
肃王妃浑不在意,“我只看好那姑娘的心性跟手段。再说,难不成我娘家就是什么累世的官宦人家了?在我这一辈,我的兄弟都还没什么出息,上头只有祖父跟父亲有些差事,荣国府如今可已经传过了三代,我娘家哪里去跟人家比家底子!”
她幺弟已经中举,但上头两位兄长都只有秀才功名,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只在老家做着教书育人的活计,都不敢上京城来,她实在是不知道为何嬷嬷就敢如此贬低迎春跟荣国府了。
说句公道话,从前荣国府那要死不活的样儿都比他们家有前途,更何况如今呢。
第89章 八十九
迎春的及笄很快就过了,她的婚事也很快就定下了,正是肃王妃娘家的幼弟,是贾赦亲自回来跟贾母说的。
贾母还真不知道肃王妃娘家是个什么情形,等贾赦放了一个大雷,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这才赶紧吩咐王晴去找元春打听情况。
只是她看到邢夫人也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又想起贾赦先前那随意的模样,狠狠地跺了两下手里的拐杖,对着邢夫人骂道:
“你们夫妻可真是不知所谓,谁家女孩儿的婚事如此不讲究的!你还在这里东张西望地做什么,还不赶紧问问老大缘由!”
邢夫人也委屈呢,按理说王晴不插手迎春的婚事,那么就该她来操心。
可她还没带迎春出去过几次呢,今日就被贾赦带来的消息给弄得灰头土脸的,她只知道肃王妃娘家已经有两代人做官,肃王妃的祖父是在正二品上致仕,恩封从一品如今在老家养老;
肃王妃的父亲已经取代了李纨的父亲做了国子监祭酒,过两年便要外放做学监,前途无量。
王晴来不及管邢夫人如何,她赶紧直接给肃王妃递了帖子,肃王妃那边也很快有了回应,王晴下午便赶紧往肃王府而去。
肃王妃早就知道了王晴的来意,甚至提前请了元春在她院子里等着王晴上门。
元春心不在焉地听着外面大公子带着司徒恒玩耍的嬉闹声,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肃王妃会为她娘家最有出息的幺弟选定了迎春这个大房庶女。
肃王妃只让她安心,说王晴等会儿就来,元春只好耐着性子等着。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了,外头还是一副寒冬腊月的样儿,但都比不得她此时心里的阵阵冷意。
荣国府离肃王府不是很远,都在内城,此时大街上人也不多,王晴只走了两刻钟多一些的时间,就到了肃王府门前。
门子被肃王妃特意嘱咐过,直接就让王晴进去了,王晴很快就到了肃王妃跟前,一番见礼过后,肃王妃主动说起了迎春婚事的考量。
“我们两家其实算起来我家到底要差一点。毕竟我们的祖父如今恩封二品,我家也是那时候才开始发家。而荣国府初封便是超品国公,且承袭两代,我父亲至今也只是四品,而贾将军虽没有实职,但他身上的爵位也可比我父亲的品级高。”
王晴心说那可不能这样算,肃王妃的亲爹人家是正经科举入仕,眼下更是在国子监做祭酒,只要他能干出一点实绩,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而贾赦虽然身上有个一等将军的爵位,实俸也是按照一品来。但实际上已经掉出超品爵位的行列,说是日暮西山也不为过。
更何况他还从未担任任何实职。除了宫中大宴的时候必须到场,他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肃王妃继续说:“家族兴衰,从来都不是论一时长短,我家眼下就我小弟一个看着还能有些出息,上头两位兄长其实已经潜力殆尽。所以他们才会被祖父拘在祖宅,在族中做些教书育人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