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霄宫门大开,己沫从殿内走出与姬恒耳语,朝臣们这才明白,今年刚嗣位的大祭司,竟先于他们进了王宫,天钧王族号称神明化身,而四姓中掌管天地祭祀与神通灵的己氏,在此等重要场合先行入宫,也不足为奇。
垂首走向天钧最神圣的地方,除了早已对此地熟悉的四姓,先前偶然到过此地的世袭贵胄,大多数第一次入宫的官吏们都无法抑制的颤抖着,踏入殿门,即便是那些在殿门前见过王面的贵族,也不敢抬起头,古朴威仪的大殿,无声的压迫者每一位进入者,让人不得不低头臣服。
待百官们站列整齐,三跪九叩之礼后,少数臣僚挑起眼角偷看高座上的王,目光触及,就吓得他们立刻低下头,不知为何,王脸上似乎写着极为不耐烦的神色,臣僚们心中忐忑,不知自己是哪里出错,惹得王上不快,只有四姓知晓,他们的王,极为厌恶这些人间俗礼,只是为了遵照延续万年的流程,不得不稍作忍耐。
姬恒走上九层台阶,站在半中的位置向高座上的王汇报今次参与朝会的臣属,除去四姓,有官阶品秩者一百二十四人,每说到一个名字,下站者就有一人出列叩首,足足耗费了小半个时辰。
弥泱坐在白玉王座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每一个出列的臣属,这样隆重的场合,连姬恒都不敢抬头直视那双淡漠的眼眸,今日的王难得穿着玄色华服,白玉簪将一头墨发束起,显得贵气逼人。
百官述职结束后,弥泱从王座上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走到姬恒身侧,天钧的百官之长不敢在大朝会上与王并立,忙低头退下台阶,阶下的百官,则头垂得更低,等待听候王上的训诫。
“姒野,散朝后你去通知丹陆使臣,让他回去告诉姚威,不必疑惑,我国亦将如此。”
“臣谨遵王命。”回完话后,姒野才意识到王的话究竟是何意,一时间不知所措地看向并列而立的其余三人。
其余三姓同样惶恐,丹陆有使臣来云都之事,只有他们几人知晓,王上昨夜刚归,他们尚来不及禀报,然而天下之事,从来就不能瞒过王上,他们惶恐的并非王知晓此事,而是天钧亦将如此,这意味着什么?是否说明从今以后,天钧也会和丹陆一样,不再有王族,政事皆由四姓决议。
三千年来,举国朝政一直如此运行,臣民们早已习惯了没有王族的日子,然而也是三千年,天钧万千民众时时刻刻都盼着他们的王归来,王权空置,却没有打消人们心中对王族的尊崇,如今好不容易盼得王上归来,哪怕她本就不属于人间,四姓依旧希望王能给天钧留下一个王位继承人。
看着面面相觑的朝臣们,弥泱抬手示意他们肃静,转身走回王座上,如此大事,她还是有必要亲自给个解释,四姓以外,无人知晓丹陆特使身在云都,更无人知晓邻国使臣为何事而来。
“从明年开始,天钧将和丹陆一样,不再有王族世袭统治,一切政事均由四姓做主,至于以后该以何种方式理国,你等可自行商议。”
淡漠而不容置疑的声音在所有官吏耳边响起,她说得很轻,却足以让每个人听得清清楚楚,这个消息对天钧百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无法问王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只能把目光齐齐投向站在最前面的四人。作为晚辈,姒野,妘哲和己沫的目光又看向在他们前方半步的大司徒,姬恒顶着巨大的压力,终是走向前两步,刚一拱手,就被王座上的人拦住。
“本王意已决,无需再言。”弥泱朝姬恒摆摆手,示意他退下,这倒也让背负着百官疑问的四姓之长松了口气,忙退回原地。
“今日朝会到此结束,希望诸位今后各司其职,为百姓谋福,姒野你送丹陆使臣回去,妘哲和姬洹率领禁卫巡视城内,姬洹和己沫留下,其他人各归各位。”她说着起身转入后殿,百官再次行礼恭送王上。
百官离开王宫,大殿内一尘不染,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姬洹和己沫这才进入内殿,他们不能让王等太久。
“坐吧。”看到两人进来,弥泱指着自己对面的两个位置说道。
两人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行事,他们何德何能敢和王上相对而坐,只是王命难违,只能硬着头皮坐下,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王递过来的茶盏,被陈规世俗约束得久了,让他们短时间内放弃尊卑,实在是有些困难。
“姬恒,我看你刚才有很多话想说,但说无妨。”弥泱放下茶盏,看着踌躇无措的姬恒说道,汐樾也在此时走了出来,贴着她身侧坐下。
“王上为何要弃天钧而去,臣等都盼着您带领天钧恢复往日的荣光。”姬恒放下茶盏,正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