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番外(196)

终于,最后一个跳台结束,他顺利落在斜坡,抵达终点。

就好像有一段时间被偷走了似的,在过去短短的时间里,他的世界只有眼前,注意力都在前方,都在自己。

心无旁骛一气呵成地滑完,然后感受这份挑战自我的感动。

很过瘾。

杭峰将护目镜摘下来,吐出一口白烟,嘴角微微勾起。

他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滑雪的。

过去十多年的训练,将他和这片白雪密切地捆绑在一起,他以为自己会腻,但不过才两个月没来,再次拥抱这片白雪的时候,竟然能感受到一种温柔。

或许,应该趁着这次机会,把滑雪的成绩提一提了。

有着这种想法的杭峰就变得不一样了。

主动性的训练和被动性的训练是两个结果。

杭峰在雪道练上个把小时,中场休息之后,就跑去滑U型池,然后在一阵家长和小朋友的尖叫声中,一次次地摸到四周的门槛。

三周半1260的难度好像有点太简单了。

他最好的一次,已经可以做到连续三次的1260不同抓板,包括正反面落地都很从容。

也就是说,在三周半1260这个难度上,他的“池子”已经非常地深,按照以前的训练习惯,达到这个程度他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可是他妈不在。

寒假了,国内滑雪比赛正举办的如火如荼,他妈忙的后脚跟不沾地,带队全华国地打比赛,能在年三十这天回来就不错了。

带杭峰训练?

不,这个时候她的眼里只有自己的队员,亲儿子都顾不上。

杭峰就这么练了两天,差点儿把自己给憋坏了。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哪怕学习,突破了瓶颈,可以往更高阶段进发的时候,人的期待感最强。

杭峰很清楚自己只要在训练房里练一练,就能在实际滑行上突破四周,但受限于技巧熟练度不足的原因,他又实在不想冒险。

那种走在悬崖边上的感觉,好几次都刺激的他这个极限运动员差点儿不管不顾的去滑了。

终于,这天杭峰憋不住,在微信里摇人了。

【谁有空啊,下午陪我去训练。】

郑晔瑜和安远驰:【怎么了?】

杭峰:【缺个拉绳的,估计要一下午的时间,需要两个人,你们帮个忙。】

郑晔瑜和安远驰:【拉绳?】

然后,这天下午,郑晔瑜和安远驰就跟着杭峰去宏安滑雪场了。

杭峰走在前面,带着几分迫不及待,从下了车就笔直对准训练场,绕开了大门。

跟在后面的郑晔瑜和安远驰看着大门的方向,都有点小小遗憾,但最后什么都没说的跟着杭峰去了训练场。

训练场建在滑雪场一楼,也就是观众席的下方,需要从侧门进去。

开了灯一看,里面遍布支柱,但空间很大,摆放了很多外行人叫不出来的训练器材,出发器、平衡器,腿部健力器等等。

当然也有常见的训练垫,各种杠杆,以及摆放在靠墙的一侧,足有十个的蹦床。

一进门,杭峰就奔着蹦床去了。

另外两人也急忙跟上,这一路过来已经说的很明白,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杭峰要练四周,甚至是四周半的空中转体技巧,在正式上场之前,就需要在陆地上先练至熟稔,就需要有人帮他拉绳。

这是一个很累的工作,运动员自身借助跳床能够跳起的高度有限,所以就需要人把他拉到更高的地方,落下去之后才能反弹的更远,所以大概需要拉三到四次,才能达到一次杭峰训练四周所必须的高度。

平时这些训练有省队的教练负责,有时候也会让队员互相拉,都是成年人,又是运动员,就算这样也经常拉的满头大汗。

如今换成了两个高中生……

先拉绳的安远驰成功让杭峰完成了两次四周的训练,第三次开始,额头就开始冒汗,气息粗沉,手上没了力气。

可是杭峰还是习惯性的在第四次起跳后去做动作,结果就是半空停留时间不足,翻到一半直接摔下。

“啪!”

重重坠在蹦床上。

安远驰嘴唇哆嗦,吓的一声惨叫:“杭峰!!”

杭峰一咕噜翻身坐起,一点儿受伤的样子都没有,“高度有点不够,你要是累换郑晔瑜来吧。这个过程挺熬人的,我要找核心,找速度,还要形成肌肉记忆,所以要不停的练。”

安远驰满脸愧疚:“我没问题,我就是穿的多了,你等着我脱了衣服。”

郑晔瑜就嘻嘻笑着:“峰儿要是能把四周练出来,是不是咱们华国年纪最小完成四周的运动员啊?这样也有我们的功劳。”

安远驰一听,干劲儿更足了。

静舟小妖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