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帝阁(124)

作者:临安教司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岑析也知道,若裴朔雪真的是赵珩在蜀州的师尊,照赵珩的性子,断不肯用这会伤及性命的阵法来试探裴朔雪。因此岑析便隐瞒了归元阵的伤害,利用赵珩想要拿捏裴朔雪的心思,只说归元阵能探出裴朔雪的虚实。

赵珩心中也对裴朔雪的身份多有猜测,眼看着他得了状元,就要择选明主了,心中更是焦急,一时便起了昏招,想要用归元阵来暗示裴朔雪自己拿捏了他的短处,让他俯首贴面于自己。

“你对裴朔雪了解几分?”赵珩见岑析未说话,接着追问道:“或者说你对他的身份有何怀疑?”

“当初我与殿下说要用归元阵的时候,殿下便当知道我对裴朔雪此人起了疑心。”岑析干脆也不讲究什么君臣之礼了,直接道:“殿下彼时未曾和我戳破,多半也是抱着出了事让我顶罪的想法,此时事发之后再问我这个,是不是晚了些。”

见他刺头的样子,赵珩不怒反笑:“未曾想,挨了一顿打,我见你倒是比之前说些官话时要顺眼许多。”

赵珩闭了闭眼,道:“往事已逝,再无深究毫无意义。可裴朔雪身份一事,我希望你能保密,不要说与他人。黎国祖训不可涉巫,我又曾与裴朔雪过从亲密,若是传出去,于我并无裨益,因此希望灵仪能够守口如瓶。”

岑析今年弱冠,刚取了字为“灵仪”,赵珩这是第一次这么亲密地去唤他的字,已经暗示将他视为自己人。

岑析默了半晌,忽然问道:“殿下梦中呓语,说了几个地方,有什么昭明寺、惜花楼一类的。我在元和山修行之前也曾儒慕佛家,请问殿下这昭明寺寺中风景如何?”

赵珩纳罕他居然会问这个,仔细想想找回的记忆中,幼时在昭明寺长大的情景历历在目。

他一面想着,一面道:“昭明寺地方不大,附近也不是什么闹市,可也有些市井味道。我只记得寺中有一棵百年的桑树,亭亭如盖。寺中修行的师傅也不多,约莫二十几个,其中住持教我武义,大师父教我识字,虽说常在后院不能走动,可现在想来,却着实是一段平静的时光。”

岑析目光微动,轻声道:“僧人远脱红尘,自是无甚牵挂,即便三餐粗食,粗布裹身,身体也比我们红尘中人来得康健。”

“大师父临走之前,身子一直很好。住持更不用说。”赵珩轻声道,他忽地想起在后院中,住持和大师父两个人对坐下棋,让他一个人在树荫下扎马步的情景。

彼时他只觉自己无父无母,寄养在寺中自卑自抑,此时回想往日时光,却只觉得大师父和住持给予的关怀和爱意掩藏在严厉的教导之下,只是他当初年幼,未曾瞧见这一份关爱。

“那便好。”呓语一般地,岑析喃喃两声,眸中闪过微妙的情愫,又很快消逝在唇角的浅笑中。

赵珩只听得岑析呜了一声什么,问道:“什么?”

“无事。”岑析转回话头,道:“方才在外头我听得爷爷说四月十二晚似是又出了什么事,听着与殿下有关,殿下还是先问清楚此事重要。”

赵珩沉思片刻,四月十二那晚他正在裴朔雪的屋中,没有多注意唐济是否出门,此后便传出唐济杀害宋明澄一事,至今此案都未曾有结论。

赵珩咳了两声,唤人去喊了岑慎进来。

岑慎见赵珩脸色苍白,看着他那张与自家女儿七八分相像的脸,想起已故岑贵妃在闺中之时的模样,一时五味杂陈,心中涌上苦涩悲伤。

他戎马一生,征途万里,如今老来膝下却无一个亲子,只剩下岑析一人,却也因前尘往事与自己不甚亲近。

岑慎的目光自赵珩转向岑析,微微叹了一口气,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关怀道:“殿下感觉如何?可还有不适?”

“多谢外祖关怀。”赵珩不能起身,只朝着岑慎的方向欠了欠身子,行了一礼。

岑慎未曾想到赵珩如此称呼自己,一时嘴唇嗫嚅,心中百感交集,不知说些什么好。

还是岑析打破僵局,率先问道:“爷爷说的四月十二日可是和唐济刺杀一案有关?”

岑慎回过神来,打量了一下赵珩全身,问道:“殿下起居一直是谁在照料?”

“我自蜀州回到平都,宅子为陛下所赐,宅中奴仆皆是外祖挑选,未曾换过。”赵珩答道。

“我送殿下的那块玉佩还在殿下身上吗?中间可有过他人之手?”岑慎瞧了瞧他换在一旁的衣裳,问道。

赵珩从枕头底下摸出那块玉佩,想了想道:“我一直带着,未曾离身。”

岑慎接过玉佩端详了一番,皱起眉头,问道:“殿下再想想,从回平都那日开始想,可有人近过殿下的身,可有旁人拿过这枚玉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