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看了黛玉一眼,默许了黛玉的安排。
茗妩谢了坐, 落座后却没动小几上的茶点,而是回了句‘这是先母安排的’。
“怎么就放心你小小年纪千里赶路呢?这要是遇到了什么,岂不是揪心。”
茗妩闻言,垂眸笑了笑,“我运气好,遇到了夫人家的楼船。有夫人庇护,这一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林家的船就跟在官船后面,不说官船那边的官兵,就只林家楼船上的护卫就不是一般水匪宵小敢打主意的。
贾敏又问了些茗家的情况,便赏了见面礼,让人送茗妩回舱房了。
等茗妩离开,贾敏才问黛玉怎么对茗妩这般另眼相待。
自家闺女什么尿性,贾敏可是太知道了。什么身份血缘的姑娘都不见黛玉这般体贴周道,怎么一个刚刚认识的,就得了她的眼缘呢。
“只看见她,我就心里欢喜。长的好,说话也好听,一举一动皆舒服,觉得她哪里都极好。”顿了顿,黛玉又跟贾敏说道,“以前总觉得心慌,好像忘了什么人,什么事,焦虑的紧。今儿一看见她,我就特别的踏实。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我要找的人就是她。”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也亏得这是自家宝贝疙瘩说的,换个哥儿来说这句话,都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撇了一眼黛玉,贾敏也懒得说她什么。
罢了,先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若是个好的,不妨留给自家闺女做个伴。
.
贾敏见过茗妩后,茗妩在林家这艘楼船上的待遇也直线上升了。不过原本也没亏过茗妩,此时不过更精致些罢了。
六子和五福自上船后就被安置在男仆区域,除了见过一回吴嬷嬷外,竟是一直没见着茗妩。不过二人也不担心茗妩,在他们心里谁都能吃亏就是茗妩不会。
再一个吴嬷嬷都能自由活动,这就代表了茗妩日常过得还不错。要知道这偏心眼的奶娘可是经过他们许多人认证过的。
在她心里,她家姑娘是宝,别人全都加起来都比不上她家姑娘一根手指头。若她家姑娘真吃亏了,这老奶娘还能心平气和的来看他们?
呵,别逗了。
六子和五福确实没想错,自打见了黛玉后,黛玉就时时将茗妩带在身边。从衣食住行到读书习字都关心到了极微处。
叫人给茗妩换了更好的,离她近的舱房。安排林家的丫头去侍候茗妩,又将自己带上船的,还没上身的新衣服送给茗妩穿。
就连她梳妆匣子里的各色首饰,也是可着茗妩戴。
那股子细心又不拿茗妩当外人的劲,一般人都做不出来。然后不过三两天,整个林家楼船的人便都知道了茗妩这号人物。
没看她做什么,就将自家那位骄傲矜贵的大小姐哄成这般,这也太神奇了吧。
而茗妩呢。
她其实早就习惯了黛玉对她的各种好,但她也知道今非昔比,所以哪怕黛玉仍旧是她姨妈,她也开始动些小心思了。
比如说黛玉送她的衣服,她都收下,也都穿在身上。但黛玉给她戴在头上的首饰,她却是能推掉的都推掉了。
理由不是什么贵重不贵重,而是累赘,麻烦,坠得头皮疼。
黛玉见此,又觉得头上只戴几朵宫花太简薄,便又叫人用珍珠和各色宝石给茗妩编了两条发带。
茗妩打量了一回发带,又将两条发带放在手里颠了颠,最后只挑了一条自我感觉轻一点的收下了。
茗妩会的很多东西,都是黛玉教的。如今茗妩反过来教黛玉,黛玉学的非常快,举一反三,很多复杂的东西都能很快的融会贯通。
贾敏观察了茗妩一阵子,见她跟黛玉处的极好,又见茗妩小小年纪竟也学了不少东西,便也任其与黛玉接触下去了。
……
一晃数日,这一日晌午终于到了京城。因知道茗妩四人并无亲戚可投,不用黛玉说什么,贾敏就直接吩咐人将茗妩主仆一块带回了京城林府。
六子和五福被安置在男仆院中,茗妩和吴嬷嬷则直接住进了黛玉的院子。
还是三间连成一间的东厢房。
到了京城,贾敏就忙了起来。因她带了许多家当回来,这些事情又不适合茗妩这样的外人参与,所以在贾敏领着黛玉安排这些家事的时候,茗妩从黛玉借了马车带着吴嬷嬷去了伢行。
就算要和姨妈在一块,她也得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去伢行找了掮客和牙婆,之后坐着马车去看房。
茗妩对房子的要求就只有两点,一是必须离林家近的,二一个便是有水井的。
离林家近的院子不少,有水井的也不在少数。逛了一天多,终于在离林家只有两条街的地方买了一处三进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