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嬷嬷愣愣的点头,这才对嘛。
.
茗妩装傻也不过是不说不动的洋娃娃样,日常有吴嬷嬷照顾和帮忙打掩护也麻烦不到旁人。粗使婆子在这一次的人事变动中顺利的接管了厨房,而成安除了跟着甄应壹,还要负责院子里的一些粗使活计。
甄应壹密室里到底装了多少他的灰色收入,无人知晓。但这个被洗劫一空的家需要添置的东西着实不少。
县太爷那边知道了甄家的事,还着人送了些被褥衣食等物。衙门里的其他人也多多少少随了个份‘乱民税’。再加上临时采买的,到是暂时能将日子过下去。
如今住在外院的人,就只剩下成安和那个粗使婆子了。哪怕都知道乱民不会再来第二波,可这二人也不敢住外院了。
最重要的是甄应壹也不敢叫他们住外院了。
于是一大家子人也不讲究那些规矩了,都住到了内院。婆子住了那两个丫头的屋子,成安则住进了甄应壹的屋子。
贴身侍候和保护。
世上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有句是屋漏偏连日雨。如今看起来已经平稳下来的甄家又遭遇了第二道重创。
因为全县上下都没了粮食,县太爷送的那点粮食也不过十天半月的口粮。成安又发现了甄应壹的贴己,并且是一笔于他来说不算小的数目。于是这位直接趁甄应壹熟睡,半夜三更之时打晕了甄应壹带着银票远走高飞了。
成安可能是顾忌多年主仆,也或是不忍心这一大家子真的饿死还是什么,竟然还留了五十两银票给甄应壹。
可这五十两够干什么?
甄应壹拿着银票破口大骂的第二天,找了个理由将吴嬷嬷赶走了。
吴嬷嬷早就得了茗妩的嘱咐,若甄应壹打发她走,那就走。回头她们娘俩再想法重聚。
就在茗妩以为甄应壹会叫章姨娘照顾她这个傻了的闺女时,甄应壹带着她和章姨娘出门了。
这对不是东西的家伙,他们竟然将茗妩给扔了。
真的是扔了。
甄应壹不知道在哪借的马车,赶着马车去了城外,将茗妩丢在城外十里亭那里,然后就赶着马车带着章姨娘离开了。
本来是装傻的茗妩看着远看的马车是彻底傻眼了。
你还能更渣一些吗?
能的。
因为甄应壹用实际行动告诉茗妩,之所以丢孩子的时候会带上章姨娘,那是因为他给章姨娘找了新下家。
第十八章
章姨娘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甄应壹带她和茗妩出来是要丢掉茗妩的。等到茗妩被甄应壹丢掉了,章姨娘就反应过来了。
茗妩是亲生的,又被吓傻了,这么个年纪卖不出去,所以困境之时将其丢弃是甄应壹仅有的亲情仁慈。而她不过一个妾室,自然不能跟亲生骨肉相提并论。而且虽然她如今到了徐娘半老的年岁,可姿色尚在,总能换几两银子。
如此家里少了她和茗妩两个,也能少两个人的花销。
至于会将她卖到何处,章姨娘惨笑了一声。
她太了解这个男人了。
骨子里就是个沽名钓誉之徒,丢弃亲生女儿以及困境之时发卖妾室这种事情,他干得出来,却不会叫更多的人知道。不但如此,他还得保证买她的地方不会让她跑出来。
想到那种极脏的地方,章姨娘差点就要在马车里提前给自己安排‘出路’了。
但死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那夜的惊险和惨死的下人如今仍会时常浮现在眼前,她...没有勇气寻死。
只是面前的这个男人,她真的好恨,好恨呀。
她恨不得生撕了他的肉,啃他的骨头,喝他的血……
……
且不说甄应壹送走了吃闲饭的章姨娘和茗妩,回到家里只说某处庵堂香火极旺,有助于茗妩恢复神智,故而叫章姨娘陪着茗妩去那里礼佛,顺便小住一阵。
至于小住为什么不带行李...他们家如今都成什么样了,哪有行李装排面。当夜吓得仓惶出门,身上穿的不过是一身寝衣外加一件厚披风。后来...也不过是一人置办了一身衣裙将就着穿罢了。
也因此苏姨娘不疑有他,除了趁甄应壹不在家的时候和粗使婆子嘀咕几句家道艰难,不知节俭,不会过日子,去庵堂小住还不知捐了多少香火钱的酸话外,只安心的养胎,不想其他。
如今粗使婆子厨房粗使都要抓,可比以前累多了。好在家里主子就剩两个,要干的活也没那么多。加之外面确实不太平,留在甄家至少能吃饱饭,于是粗使婆子到是没因着干的活太多而有什么怨言。
别看宝应县遭了灾,但县里也有不少富户。之前还没觉得怎么样,但甄家被抢杀的事一闹出来,好多人都想要离开宝应县暂避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