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了屋中荣宁两府的女眷,随后又隔着一道珠帘叫贾政等人拜见。
贾政背了一段套词,听得元春直抽嘴角。压下狂跳的青筋,说了几句应式的话,然后就问起了宝玉,贾兰和贾环几人。
这三人都是二房的男丁,元春一问出口,屋里屋外的人就没谁不知道元春此言何意。
这是要给二房掌目撑腰呢。
“回娘娘的话,环小子前日偶感风寒,已挪至他处。宝玉与兰哥儿皆是外男,无谕不敢擅入。”
元春闻言连忙叫小太监去传话,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门口。
元春是长姐,她入宫前一直养在贾母跟前。宝玉出生后就被抱到荣庆堂,所以一直是元春在照顾这个幼弟的。
而且元春不光是宝玉的长姐,还是宝玉的启蒙先生。因此,她太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在读书上的天赋了。
再加上之前时常听王夫人提起的宝玉聪慧之语,所以元春对宝玉的期待是宁荣两府最大的,也是最多的。
可惜呀,元春不知道,她这个宝贝弟弟已经被养歪了性情。
及至宝玉与贾兰这对叔侄进来,元春看向自家弟弟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怀念。
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青葱时光。
如果袭人与贾琏那事没有爆出来,元春都可以拉着宝玉的手同座叙旧,只是如今却不好再那般亲近了。
一脸欣慰的看向宝玉又转头看向站在宝玉同样粉琢玉雕的贾兰,想到身故的长兄,元春便朝贾兰招招手,叫他近前说话。
问了一回叔侄的学习进度后,元春脸上的神情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不满的看向屋中女眷,非常想要问问他们这叔侄俩有没有正经进学。可嘴巴刚开张,就看见了站在一旁的凤姐儿,于是这话又咽了回去。
“薛姨妈,林姑妈因何不见?”这两位在京城的事,元春在宫里也是听说了的。心忖今日这般盛事,这二人定是会来,因而才有此一问。
不想这一问,到问了个寂寞。
一个是真的染了风寒,在家养病。一个则是家里养了天花……
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姨娘早早得了料子就没白天黑夜的亲自给贾环赶制新衣服, 她以为有大房虎视眈眈在侧,王夫人不会将事情做得太绝,还会想要团结起来一块对抗大房。
不想就在省亲的前几天, 贾环被人关进了下房。
找到下半夜才在下房里找到浑身都被人泼了冷水的贾环时, 旁人都说一定是大房的人干的,但赵姨娘却知道这肯定是王夫人做的手脚, 若是大房干的,为啥不对宝玉和兰哥儿下手?
能对个不无紧要的庶子出手,也就只有二太太有这个动机了。
她就是不叫自己的环儿在省亲那天出现在人前。
死冷寒天, 又穿着湿衣服, 人没冻死都是命大了。于是哪怕越姨娘拿得起打点的银子,给她儿子最好的治疗,可贾环的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的。
在注定见不了驾后,赵姨娘又撒了几回泼。然后才不得不按照那些宫里人提出来的要求将自家儿子移到自己娘家去。
以免病气冲撞了皇妃。
越想越气的赵姨娘在听说那些太太奶奶姑娘们都起早在门口冻着的时候,心里别提多解恨了。
当然,也心疼自家三丫头就是了。
这会儿藏身于一堆仆妇里, 赵姨娘脸上满是讥讽的听老太太和二太太在跟元春述说薛姨妈和林姑妈为啥没在这里时,想的竟然是——好大的一张脸呀。
薛家是皇商, 林家不过一介布衣,就算搭上了忠顺王府,顶多就跟早年她老子养在府里的清客幕僚差不多。因此在元春的心里, 这两家是会巴结他家, 奉承自己的。
再一个, 这二人一人是她的亲姨妈,一个是她的亲姑妈,嫡亲的外甥女亲侄女出宫省亲,怎会不来。
可你嫡亲的舅舅不是也没来?
听到都是有正经理由时, 元春还一脸担忧的传了口谕,将给这两家的赏赐让人送过去。
亏她出宫前按人头备的那么多礼了。
另一边,吩咐完宫人的元春又看向老太太,声音不大不小,却带着几分疑惑,“薛妹妹何时进的宫?”
“娘娘竟不知此事?”
元春扭头想去看抱琴,一回头才想起来入府没多久抱琴就被她打发下去见父母了,因此扭头回来时,对着老太太轻轻摇了两下头,“许是行动不便吧。”
宫里规矩大,低位嫔妃都要依傍高位嫔妃生活,一个宫里住着的小才人,小贵人没侍寝前都未必能出得了自己居住的寝殿。
而且侍寝后,平日里不光要给皇后娘娘请安还要给自已宫里的主位娘娘请安,行动受管束。
主子尚且如此,若是不幸成了宫女奴才,那就更身不由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