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十月初领取上个月工资的时候,大家每个人接到了通知,分批次去钱庄领工资,当月需要生活用品直接用发的工资货币,到供销社购买需要的东西。
大家第一次拿到纸币的时候都觉得好新奇。有人觉得方便,有人觉得繁冗复杂,还不如发粮食来得快。
还有一些不认字的,一脸茫然。
为此,桑榆特意让安排了二十个有文化的人,在供销社门口,帮助那些没办法认识钱币的人认钱,教他们买东西。
供销社那边也贴心地提出了几个便捷的大礼包。
就是按照以前以货物发工资的量做成一个大礼包,包括同等量的大米、黍米、木薯、盐和肉,这些人把工资直接交上去,倒换完这些货品直接扛回家就行。
但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些钱买完大礼包后,还剩两块钱没用完呢。
于是志愿者上来就告诉他们,他们这些工资还能买货台上的其他东西,比如肥皂一个五毛钱,一小瓶酱油一块钱,还有一双草鞋三毛钱,一个帽子两块钱,一枚鸡蛋一毛钱。
这群人瞬间发现了钱币的好处,围在柜台前面,指这指那儿的要买这些东西。
以前这些东西也有提供,但售价含糊不清,供销社也是按个大概算,免不了多一点少一点的,大家总觉得被坑了,于是都不舍得买。
现在东西都明码标价了,于是大家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男人们有些人是尝过米酒的滋味,剩下的两块钱,一股脑买了一小竹筒的好酒,然后乐呵呵地扛着东西回家去了。
领工资的前几天,乱糟糟的,纸币推广确实有点艰难,存在一些弊端。
但渐渐地大家就发现这东西越来越实用了。
就比如壮,虽然是个大队长,工资也比别人高,但抵不住他吃得多,又好吃肉。
所以买了不少肉,肉肯定要比大米和木薯贵。于是直接把钱花光了,但又想尝尝那米酒,没钱了,不敢问老婆要,只得转身去找高。
高满头黑线,道:“我一个月工资才一百五,现在两个孩子,加上我媳妇,我固定要给她们每人每天一个鸡蛋,一个月下来就要九块钱,要是借给你了,我买酒就没钱了。”
“孩子在学校不是有鸡蛋嘛,别以为我不知道。”
高这时候才干笑道:“孩子只有五天在学校,周末两天得自己买。”
“那这不就剩出来了嘛,你想喝酒我也想喝酒,你先借我,下个月再还你。”
“哎呀兄弟不是我不给,是我家那个,规定我每个月要把工资给她拿,食物什么的她来买,就给了我十块钱做零花,我再省点鸡蛋钱出来,就不剩几块了。”
把钱交给家里的女人管,说出来总有些丢面子,高这才有了开始的隐瞒。
壮冲着他翻了个白眼道:“你这个妻管严的,我不问你要,我去问岩。”
说着转身就去找岩。
岩带着女儿刚买好粮食正准备回家,就被壮高二人给截胡了。
他们家确实没有别的大支出,岩一个小队长一个月能有一百二十块的工资,除去平时的粮食开销,还剩二十块。
女儿梨如今十三岁,在学校里上课,家里也就管她周末的饭,不费什么粮食。
得知这二人要跟他借钱,他摇了摇头叹息道:“看你们一两个成了家的,倒是比我还穷了。”
最后还拿了两块钱递给壮道:“一壶酒两块钱,下个月记得还我。”
壮美滋滋得把钱拿过来,屁颠屁颠地朝供销社跑去。
可惜没走两步,就直接被抱着孩子的英给拦住了。
“老婆,你怎么来了?”
壮赶紧把两块钱藏到兜里。
不过这一举动早就被英给发现了。
“见你出来那么久没回去,妈让我来看看,说叫你不要净买肉了,主食便宜能吃饱多买点主食。”
壮有些支支吾吾地道:“……可是我……我都已经买完了。”
英把孩子放下来,去扒拉着他身边的小麻袋。
一看,果然买了很多肉。
“你真是笨啊,这些肉每天供销社都有卖,你买这么多回去,还得用盐腌起来,都不新鲜了,钱留着咱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来买不好吗!”
好在这呆头鹅还知道搭配了些可以存储的腊肉,还有一只活鸡。不然要全是新鲜的猪肉,计算现在天气冷了,放久了也不好吃。
也得亏自家婆婆是农业部门的大队长,工资比小队长和普通族人的要稍微高一点点。不然照自家男人这样的吃法,一般人家可养不起。
不过一般人家也不像他们家这样吃肉的,这麻袋里,光是肉就几十斤了。
这得是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首领家都没他这么丰盛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