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正好补充新地的劳动力。
到晚一些克过来汇报工作的时候,桑榆便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克明显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忙点头赞同。
“那名老者怎么样了?”
“喝了热汤,精神了些,安排在一号区域。”
“把他带到我这来吧。”
桑榆说完,想了想道:“算了,还是我过去吧。”
说着就套上兽皮大衣,出门去了一号区域。
老者就在第一个房间,此时坐在炕上闭目养神,屋内暖和的气温让他的脸色看起来好了很多。
最难得的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屋内的设施充满好奇,看样子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听到脚步声,老者张开眼睛。
见到是桑榆,他颤颤巍巍从炕上下来,冲她弯腰一拜。
桑榆本就来自文明社会,见他如此,自不倨傲,浅浅弯腰回礼。
“一直听说凤凰部落有个女首领,很了不得,今天见到了,确实不枉我们这群人不远万里前来奔赴。”
桑榆听他说话谈吐,又有计量词,遂问道:“老人家是来自哪里,听您说话,感觉您的老家可比凤凰部落发展的要好一些。”
“我的老家已经没有啦,这些年周游各地,就是多了些见识而已。”
“我们部落缺的正是有见识的人,老人家您是来对了。”
老者笑眯眯,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能够给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如此足够的尊重,他对桑榆的第一面还是很满意。
“现在外面不好过,总得找个依仗的地方。”
“这些人都是跟您一起的吗?”
老者摇了摇头,“是也不是,反正就走着,到一处捡一些,下雪了,就捡得越来越多了,他们也不全听我的。”
“这么多人,能相互扶持走到这一步,您太谦虚了。”
聊了一会儿下来,这老者见多识广,谈吐也不俗,坦坦荡荡的,给桑榆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他看和谁关系都不错,可以真说要跟谁关系好,也没见有谁,倒是在外头的时候有些小孩子愿意亲近他。
而且老者在中部地区住过一段时间,那里也开始流行文字,老者会一些,要是真留下来,还是大有用处。
桑榆这里缺的是研究文化的老学者,她一天天要搞生产,这些年轻人虽然跟着她学了一阵子,但根子浅,钻研精神还不够。
“老人家怎么称呼?”
“我叫庄……”
桑榆脑海里下意识就出现了「庄子」两个字。要不是时代对不上,她真的以为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人物。
摸了庄老的底后,桑榆笑道:“桐镇这里虽然简陋,但吃和住目前都能够有保障,老人家可以放心地在这儿休养,等天气好了到时候我让人接您到新地去瞧一瞧。”
庄老听过凤凰部落,肯定也会听过新地,桑榆认为,慕名而来的人,大多都逃不开想去新地看看的想法。
果然老者一听,点头道:“好,好,好,那我就放心地住下来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桑榆则直接宣布,原先的四百名战士,由大雪和三十名战士带队,前往新地安家。
那四百名新人即刻沸腾了。
他们一直以为要在桐镇这里待够两年,才有机会去新地。
没想到因为这群人的到来,他们却捡了个大便宜,能去到传说中最富硕的地方,每个人兴奋不已,奔走相告。
刚入住的流民听到这样的消息。虽然不知道新地是什么地方,但见到这些人如此激动,也不难猜出这地方有多好,忍不住露出向往的表情。
管理各个区域的人员也趁机画大饼,把新地一通描绘。
“你看我身上的衣裳,我们新地有制衣坊,去到新地,每个人都能有新衣服穿,还有砖瓦房住。”
“砖瓦房?是什么样的房子,难道比我们现在住的木方还要好?”
“那当然,相当牢固,冬暖夏凉,屋子里有自己的厨房和厕所,干净又卫生,我好想念我的房子啊。”
“你在新地也有房子吗?”
“那当然,我们在这里当值,一年满了就回去,到时候再换另外一批人来。”
“那里真的那么好吗,说得我们也想去看看啊。”
“那里遍地都种着农作物,孩子们不用干活,每天去学校上课,快快乐乐的,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只要没有满十六岁,部落会一直养着,等从学校毕业了,就可以进入各个小队干活,每个月都会发粮食作为工资。”
各种新奇的东西从这些管理人员口中说出来,羡煞了这群人。
“你们好好在这里干,说不定要不了两年,你们也能去新地安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