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坐到摊位前面和娅继续说话。
娅道:“看到了吗,这种带着这么小孩子的,没有什么价值,而且有的孩子容易死(夭折),就算等孩子长大,不知道要吃掉多少食物,其他部落不爱留这么小的孩子,不过我看你喜欢这些小孩子!”
桑榆当然喜欢这些小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还没有被其他思想侵害,而且两三岁了,没有襁褓中的那么难带,带回部落后统一送到学校,进行思想教化,简直就是部落未来的绝对建设者,不怕寻根不怕造反。
而这些女人,看似瘦弱,却如蒲苇一样坚韧如丝,只需要给她吃好休息好,不给她生病的条件,她们的体魄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培养改造的。
她点了点头:“这种孩子不值钱,我先前是穷。”
“那你上次从咱们那个小集市带回去的几个孩子怎么样了?”
“她们好着呢,大米现在已经跟着种植队下地种地了,不过忘了告诉你,今年你们从我们部落带回去的豆子和黍米的种子,都是大米发现带回来的。”
“啊?”娅顿时惊呆了,“所以你是那时候发现她对植物种植和采集有天赋才带回部落的吗?”
桑榆摇了摇头,笑笑:“当然不是,一开始只是不想让她们那么辛苦,她的天赋技能是后来才发现。”
娅定定地看了一眼,许久才道:“肯定是老天爷见你心善,所以给了你这些厉害的人。”
说完转头看向羽和梅的方向。
其意思也不言而喻,羽是最厉害的弓箭手,梅是崭露头角的武器匠人,这些厉害的人,却都为桑榆所用。
桑榆摇了摇头,道:“一直没告诉你,我的命是羽救了的,你还不如说是老天把我送给了她。”
娅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却听桑榆继续道:“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技能和天赋,只是他们没有条件发挥出来,也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当首领的,不需要自己多厉害,能培养出厉害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啊。”
娅听在耳朵里,似懂非懂。
第79章
在和娅的交流中,桑榆也慢慢确定了自己定位。
那就是利用最少的价钱换取最具有潜力的奴隶。
虽然0-12岁的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去培养,而且还面临着夭折的风险。
但这一类群体却具有着最深的潜力。一旦培养起来,思想上能和部落一起成长,容易培育出归属感,很难生出背叛的心理。
第二类是25-40岁的成年人,他们不像15-20岁那样的年轻人受人青睐,价格低廉。
但同样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他们年轻时候就没有过上好日子,身体虚弱带病,也容易发病致死,而且再过一二十年,这一批人就开始进入老龄化。
但这类人其实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具忍耐力和韧性,更懂得感恩。
对现代人来说,这个时间段的青中年人,正处在人生事业的黄金时期,桑榆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凤凰部落,他们可以暂时不具备创新能力。但好点子首领多的是,他们只需要听话照做就行。
部落里,枝和慈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代表,她们比别的人更稳妥,桑榆把事情交给她们,也放心。
部落目前都是年轻人,她不介意这个时候来一些心智更成熟的人,同时她也愿意开始尝试原始部落养老体系的建设。
而最后才是15-25岁的青年人。
不是桑榆不想要这类人,而是这类人太贵了,自己带来的这些陶器,要全都换这类人,最多不超过五十个,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而且,他们太有主意容易冲动,这个时候的凤凰部落,不需要太过聪明太有主见的人,有她一个就够了。
部落的主基调还是发展,暂时不需要思想大碰撞,这些碰撞只会带来内耗,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进步。
当然,这些想法她将其放在心底,只是告诉娅,自己想要那么两类人,便宜一些,也能听话一些,回去稍微调/教就能干活。
娅表示理解,尽心尽力地帮她一起把关挑人。
桑榆道:“你那些武器,如果是想换陶器和兽皮,那你就别换了,我那有的都更好,你就帮我换几个人呗。”
娅笑笑表示同意,毕竟集市上也没她想要的东西,还不如让凤凰部落欠着,到时候拿盐。
部落的盐可断不了啊。
随着第一个陶器交换成功,很快就来第二个要换陶器的人。
这次押过来的是四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女,看模样都挺清秀健康,没有刚刚开始的第一个那样佝偻。
但买家直接狮子大开口,一个人要换一个一号大陶鼎,桑榆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