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213)

作者:大猫追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礼记·札记》中记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

在原始社会,动物皮毛是唯一的御寒之物。

目前凤凰部落有了蚕丝和麻,已经远超这个时代好多个水平了。

因此这次出行,种子看运气,人却是势在必得。

虽然部落缺口是两百人,但现在市场奴隶的行情是怎样,桑榆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小队十匹马,每匹马一边一个驮着两筐陶器,负重已经是极限。

这二十筐陶器也尽量选着最好的品质带出来,为的就是能够把价值拉高,换更多的人。

陶器之间都用柔软的茅草和苔藓隔开铺垫并绑紧,一路走着也是小心翼翼。

队员们还轮流抬着五个大陶鼎,为的就是这次能够一次性拿下足够多的人,方便一起训练转化人口。

好在她们预留的时间够多,不着急着赶路。

岩石部落甚至是一边走一边狩猎。

桑榆见状,也让大家跟着一起沿路狩猎过去,背的肉干都是能存放的,留着能交换,回来路上人多也好做伙食。

凤凰部落本身就是全员皆兵,每个人都经过操练,也都上过战场,就连青,即便骑射不精,但也绝对是个合格的战士。

小队几乎是一半竹枪兵,一半弓箭手,狩猎自不在话下。

梅和羽两人作为弓箭队的佼佼者,更是在这沿路里的狩猎活动中有着非常出彩的表现。

话不夸张,这一路上猎得的新鲜动物都吃不完,肉干和腊肉几乎没动过。

娅也对她们的弓箭表示好奇。

作为一个靠武器制作起家的部落,她太渴望了解凤凰部落的弓箭了,岩石部落的弓箭过于简陋,也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材料做弦。

在得到桑榆的首肯之后,梅也大方地把弓箭借给对方。

她的弓弦和羽的一样,都是用羊肠制成,韧性和弹力非常好。

咻一下就飞出去,非常有手感。

而且有精致的箭羽加持,也变得非常容易瞄准。

当然,这和持弓者的训练以及天赋也有很大的关系。

娅自然也是各种高手,对着手上这把弓翻来覆去爱不释手。

桑榆看着对方灼灼的眼光,耸了耸肩道:“看你这次表现,这次去巴河集市,路上艰难险阻,你的人要给我们当护卫,回来就让她教你。”

娅瞬间换了一张讨好的脸,道:“我们都是联合部落了,出来肯定是要一起完完整整地回去,什么护不护卫的。难道我们岩石部落是那种背信弃义的小人嘛,完全没有问题。”

在桑榆看来,按照岩石部落现在的这种探索精神,加上原有的武器制造底蕴,探索出上好弓箭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特别是见识了凤凰部落的这些弓箭后,稍加改良就能做出来,说不定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以还不如先卖对方一个人情。

而且对方本来这次也都是受她所邀才去的巴河集市,算是诚意满满的了。

不过话说前头,总是好的,这一路过去,她们满满的货品,十分惹眼,有岩石部落在,她确实能多一份安心。

同时还有四丫和毛毛,这也是他们这出行安全的重大依仗,没有它们,桑榆不敢一次性带这么多货出来。

好在一路顺风顺水,沿路就算有宵小。但见到队伍后面两只巨大的猛兽后,哪里还敢靠近。

大约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他们终于进入了巴河地界。

巴河所出位置在两个大部落中间地带,周边还散落着数十个小部落。

这里与这一路上的荒凉对比,显得热闹了好多。

在还未进入集市的时候,一行人找了附近的一片竹林。作为暂时的落脚点,也方便四丫找食物吃。

四丫是只猛兽,暂时不宜进入集市,免得吓到其他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而且这么多的货,也不能一下子就搬到集市,惹人眼红不说,晚上休息也不在那儿,不好看着货品。

现在附近找个落脚点,让二雪和四丫、毛毛带上十个人先留下来,搭建临时庇护所,安顿下来。

桑榆则带着另外二十人和岩石部落的人一起去了集市。

落脚点距离集市有半个多钟的距离,没走多远,终于来到传说中的巴河集市。

只见集市上大大小小的帐篷林立,好多部落已经在开始摆摊售卖,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凤凰部落这群人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不过好在平时训练有素,不至于太过失态。

这个集市比之前他们去的那个要大上许多,参加的部落也多了几十倍,主要是来逛街的人,不说摩肩接踵,但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即便娅是见过市面的,但多年不来,巴河集市发展成这个样子,着实也让她有些惊讶。

上一篇:两个寡妇下一篇:最甜不过舍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