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唐朝破案(153)

如此英姿,怎么可能是流连花丛纵情声色之徒。

大家都隐隐有预感,有了奉宸卫助力,学子失踪案今天就能有个了结。

*

崔家丧礼还在热热闹闹地办着。

梁予信作随从打扮,带着人出现在谢娴面前时,她有一瞬间是懵的。

崔朔兴也乖乖跟着走了。

同时受“邀请”的还有小妾艾菁。

有别的小妾带着孩子跑出来,却被梁予信的人拦在后院。

另有几个小妾是站在郑良玉这边。

一夕之间,崔家后宅已然分成两大阵营。

谢娴脸色惨白,仿佛一夜老了十岁,一双哭得像核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后院的郑良玉看,目光充满了怨毒。

梁予信挡在二者之间,做了个请的手势,“崔夫人,狄公还等着呢,该走了。”

谢娴母子和艾菁从后门一出来,门外已有马车候着。

三人上了马车,梁予信亲自驱车。

艾菁惶惶不可终日般,道:“不知狄公亲自召妾身,所为何事?”

“这个……”梁予信并不认为她偷人是什么丢人的事,如实道,“听说是崔二爷在雍州长史来吊唁时,请求将你许给他。听说崔家不是要将未生育的妾都遣散嘛。”

“真的吗?”艾菁像是在问梁予信,又像在问谢娴。

老爷的棺木还停在家中,她这个当家主母就迫不及待要将他的妾赶走?

谢娴惊惶的表情一闪而过,遣散小妾是她和阿兄秘密商议的,这不是小事,为了不落人话柄,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和借口,他们都还没想好如何办呢,怎么被外人知悉?

难道这几天他一直躲在崔家偷听?

谢娴一阵心悸,慌乱中下意识地目光投向儿子崔朔兴,后者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到了奉宸卫所,三人被请到不同的审讯室。

狄仁杰亲自见了崔朔兴。

少年原本坐着,看见狄仁杰,急忙起身便拜,“晚生见过狄公。”

狄仁杰慈爱地看着他,招招手,“崔大公子一表人才,请坐,坐下说话。”

崔朔兴对狄仁杰的到来十分惊讶,伸手理了理自己的衣冠,“啪嗒”一声,从袖中掉落一本书。

狄仁杰瞥见书名《大理寺探案手札》。

巧了,这是有人记录他在任大理寺寺正时办的案子,集结成册。

书中记录了二十余个奇诡之案,层层抽丝剥茧,过程惊险刺激,不乏杜撰,但大体上是他狄仁杰经手过的案子,十分具有可读性,听说一面市就售罄。

故事惊心动魄,但其中介绍的犯罪手法也很真实。

崔朔兴慌忙捡起,塞回袖口,“晚生有随身携书的习惯,无论吃饭睡觉,有本书在身上才觉着安全。”

他长得白白净净,书生气十足,一看就是常年安于室内静静读书的乖孩子。

狄仁杰问:“你不是在准备殿试吗?”

崔朔兴羞涩道:“圣贤书哪有狄公探案有趣。”

狄仁杰问:“你与谢淳关系很好?”

崔朔兴道:“实不相瞒,家父对家里并不过问,从小就是舅舅给我开蒙,舅舅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家父多得多。在我心里,他与亲爹无异。”

狄仁杰眉心一皱,“可是谢淳杀了你爹。”

崔朔兴大惊失色,随后愣在原地好久。

少年颤抖着身体,声音哑了,“不是说,家父是死于意外?”

狄仁杰:“那是我的障眼法。你看过记录我探案的手札,应当晓得。”

这样也好,他不需要多作解释。

崔朔兴呆住了。

良久,少年方缓过神,喃喃道:“怎、怎么可能?他是我的亲舅舅啊。”

狄仁杰道:“所以,我的问题还请崔公子仔细回答。请问,崔县令死前,你可曾见过谢淳?我已去信洛阳长史府,谢淳最近是否有告假,很快就有答案。”

崔朔兴:“这半月来都不曾见过,直到家父出事,舅舅才回来帮忙。”

□□,其实也不需要亲自出现。

狄仁杰换了个话题问:“那你可知崔县令有休妻打算?”

崔朔兴对此事似乎很气愤,“我自小背负清河崔氏的责任,勤学苦读,只为一朝考取功名,向世人证明我崔氏名门。娘亦恪守本分,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狄仁杰:“崔县令休妻的计划,一直瞒着你们?”

崔朔兴眼眶发红,大为伤心,“为人子者不宜议父,但娘亲和我自认没有对不住崔家的地方,反倒是家父他自己……”

崔朔兴沉默下去。

狄仁杰明白,休了谢娴,夺去她主母之位,也等于夺去崔朔兴嫡长子身份。

崔朔兴身上有着一股清河崔氏嫡系的傲气,若他失去这个引以为荣的身份,这些年的努力等于失去倚仗,这么多年的付出变成笑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