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朵懵懵懂懂地点点头,面上仍然带着不敢相信的神色。
栀栀解释道:“我们南陵的生活水平放在全国来说,都还算是不错的。前几年属于知青下乡的热门自选志愿地,就像容冶所说的那样,这几年我们已经不发招工指标了,可一旦发出去,是会被抢破头的。”
许云朵拼命点头,“好!好……我听你的!”然后她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呜呜……”
栀栀再次提醒她,“就算你来到南陵,也不是上我们这儿……是去其他的生产队插队。”
许云朵哭道:“你不是南陵镇的领导吗?你人这么好,这里的人也不会太差的!呜呜呜对不起我现在太激动了……”
这一点么,其实栀栀也不太担心。
只要许云朵能堵在京都她工作单位属地的知青办那儿,拿到了这个定向指标,她就能来到南陵岛。而只要她来到了南陵岛,很大程度上是去一大队。
现在陶容冶是一大队的代理生产大队长。
约束村民们不要欺负女知青,陶容冶还是办得到的。
栀栀说道:“黎爸爸和姜妈妈年初五启程,到时候你可以跟着他们一块儿回去。在这五天时间里,你可以好好想清楚。你甚至可以让禾禾带着你去其他的生产队里逛一逛,看一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是可以的。”
许云朵哭得不成样子。
她朝着栀栀深深一鞠躬,然后哭着跑出了食堂,俯在墙上呜呜地哭,直到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以后……这才慢吞吞地走进了食堂。
这时,食堂里已经陷入了另外一波**。
——黎父说起了他在抗日时期时作为一个新兵蛋子,是怎么跟着首长被敌人困在山谷里又困又饿又倦的呆了七八天,又是怎么找到机会突破重重封锁,最后全队人马须发无损的突围而出,终于北上找到了失散的主力军的故事。
许云朵和大家一样听得入了神。
就连黎恕也听得入了迷。
他父亲忙于事业,他小时候一直跟着母亲,和父亲并不亲近……后来一家三口在一块儿的时候,他已经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爱粘着父亲。所以连他也没有听父亲说过这段经历,这会儿听到入迷处,突然发现嘴边凭空多出一颗剥好的炒香了的花生米?
他张嘴吃了,还咬得嘎嘣脆、香喷喷!
就这样,黎恕一边听父亲讲故事,一边吃花生……
直到父亲讲完了这个故事,黎恕才惊觉——原来是栀栀慢慢剥了带壳花生来投喂他的?
黎恕傻笑了起来。
第273章
除夕夜,守岁结束前,姜女士和黎父给栀栀、黎恕发压岁钱。
栀栀没打算要,“黎爸爸,姜妈妈我已经是大人了,不能再要压岁钱了。”
姜女士,“你才多大呢?这还没够二字头呢!”
黎父,“在长辈眼里,你就是八十岁了,也一样还是个小孩子么!”
黎恕理直气壮,“栀栀你拿着,回头我们拿这钱下馆子吃饭去!”
栀栀:……
到底拗不过黎氏夫妇的热情,最终她还是收下了压岁钱。
大家各回各房之前,黎恕也鬼鬼祟祟掏出一大把东西,飞快地塞进栀栀怀里。
栀栀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还没来得及拒绝,黎恕已经跑开了,“栀栀,明天一早码头见!”
栀栀急了,“黎恕——”
她赶紧去追。
黎氏夫妇眼尖地看到自家的傻儿子居然把他们刚递给他的红包也一块儿塞给了栀栀?
夫妇俩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惊喜。
黎父十分欣慰:这么疼媳妇儿,可见得是真的想结婚了。
姜女士喜不自禁:早点儿结婚好,早点儿生孩子,我来给他们带,他们就安心搞工作哦哈哈哈哈……
他们将“不聋不哑不做阿翁”的俗语贯彻到底,轻手轻脚地上楼回房。
栀栀追着黎恕跑了几步。
她哪追得上他啊!
最终,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无奈地拿着东西回了房。
点燃了蜡烛,那不甚明亮的光芒将她不大的房间照得温馨可爱。
栀栀关门,坐在竹席地毯上,将自己今天收到的所有礼物全都摊在了地上。
有黎氏夫妇送给她的红包。
栀栀拆开看了,每个红包里有两张大团结?
这一共就是四十块钱!
还有黎恕送给她的一大包头绳,以及……他塞给她的三个红包。
其中两个红包的样式,和他父母给她的红包样式一模一样。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花样百出的印刷红包。一到过年过节或者走红白喜事的人情,人们全都是用红纸裁成小小一片,然后折个红包出来。
所以栀栀才能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