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恕:……
——他本来想借罗建华打破僵局的,但凡只要栀栀回答“罗建华是和我在一个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之类的,他就可以顺藤摸瓜的说“是嘛我小时候也认识一个人名字也叫罗建华”……
这就不攀上关系了?
然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抽丝剥茧的掉马。
说真的,他还挺期待栀栀知道他就是黎念之时的表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偏偏这样的可能性被这小妮子区区一句“罗建华就是个不相干的人”,就给掐死在摇篮里。
黎恕当然有些遗憾,但不得不承认,当亲口听到栀栀说罗建华是个不相干的人时,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两人默默地坐了一会儿。
突然有个……嘴里含着棒棒糖的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匆匆跑过来,冲着栀栀喊了一声,“别……栀栀姐姐!”
栀栀一愣,看向了这个小孩子,“小弟弟,你找我有事儿?”
小男孩吸溜着嘴里的棒棒糖,先是朝着远处一指——
栀栀和黎恕齐齐抻长了脖子一看,发现在二三十米远的一颗榕树下,有个男青年正局促不安的朝栀栀这边张望着?
小男孩又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栀栀,“姐姐,这是那个大哥哥让我拿给你的。”
栀栀愣住。
说完,小男孩把信封扔在栀栀身上,就准备跑——
黎恕叫住了这个小男孩,“小朋友,等一下!”他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抓出一大把炒瓜子儿,示意要让小男孩接着。
小男孩一看到炒瓜子,眼睛一亮!
可是黎恕给得实在是太多了,小男孩的手那么小,根本装不下。
黎恕帮着小男孩把衣兜了起来,把炒瓜子放在他的衣角处,然后抓过栀栀手里的信,也一块儿放进小男孩的衣角里,说道:“小弟弟,这信谁给你的、你还给谁,然后再帮哥哥带句话,好吗?”
说着,他又抓了一把炒瓜子出来,再次放进了小男孩的衣角处。
小男孩狂喜点头。
黎恕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就对那个差你送信的人说,别栀栀已经有对象了,知道吗?你说一遍给我听扣。”
“别栀栀已经有对象了!”小男孩叫嚷道。
黎恕很满意,“不错不错,呆会儿声音要大哦!”
小男孩兴奋地跑开了。
大约过了十来秒钟,黎恕如愿听到了小男孩震耳欲聋的叫嚷道:“大哥哥——别栀栀已经有对象了!”
黎恕哈哈大笑。
他一扭头,看到了栀栀面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由得一凛。
第153章
黎恕得罪了栀栀。
下场就是——
栀栀一连半个月都没给过他一丁点的好脸色。
她不理他,不跟他说话,对他视而不见,完全当他是空气。
急得黎恕一天十几趟的往半山腰上的知青站那儿跑,帮着殷勤干活,各种各样的讨好……
可栀栀不理他就是不理他!
直到出了农历正月,到了新历的三月初,栀栀才不像之前那样对他视若无睹。
呃,大约也就是黎恕找她说十句话,她半天才“嗯”上一声这样。
黎恕才算是松了口气。
而新年刚过,栀栀和小伙伴们就被忙得脚不沾地。
因为——
栀栀和江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才过完年不久,江教授就给栀栀寄来了挂号信,主要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他已经跟那六位在海鸥岛做科研数据的教授交流过(其中三位就是他农科院的下属,两位是他的师兄弟,黄教授是他的朋友),已经说服了这六个人,将分别于四、五、六、七、八、九月里,轮流动身前往海鸥岛,一是实地观察海鸥岛的科研数据,加大扶持力度,一是为了给海鸥岛的知青们面对面的授课。
第二件事,江教授临行前曾经和栀栀长谈过,栀栀告诉过江教授,她愿意帮助更多的科研机构进行实验工作。所以这一次江教授在信件里杂夹了好几份其他科研机构负责人的项目介绍信,以及这些人的联系方式。
江教授的意思是:栀栀你自己看着来,有哪些项目你觉得合适的,可以尝试和他们联系。
所以,栀栀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开会,主要就是确定今年、也就是1967年的生产学习计划。
从4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有一个教授过来给大家授课,每位教授会呆上二十天左右。
这当然是好事!
但这也给了知青们极大的挑战。
——虽然他们都有高中文化水平,可上次江教授来了一整个月给大家讲解基础专业课,大家才知道学习一门陌生的专业,是多么的困难!
更何况,当时大家还有特别多的任务:要劳作,要按日志来照顾科研大棚里的果苗、要记录数据,还要建设这个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