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恕看来,是因为栀栀的好友许昌琳的离去,让她有了危机感。
所以她从不吝啬向他表达她的爱……
但近来,两人虽然处在同一个团队里,却鲜少有真正单独相处的机会。所以,最近他似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让她明白他的心意了。
“栀栀,我也爱你。”黎恕说道。
栀栀看了黎恕一眼。
两人同时笑了。
“我们早点儿办完这里的事儿,然后早点儿回去。”黎恕轻声说道。
栀栀含笑点头。
不远处,大周捧着饭盒大喊,“栀栀!大黎……快点过来吃饭啦!”
栀栀和黎恕过去和大家一块儿吃饭。
吃完饭,黎恕在船上召开了全体会议,给大家安排了工作,然后根据两艘船的存粮问题,定下了在此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天。
大家听了,全都摩拳擦掌了起来。
黎恕又去了头船那儿,和那艘船上的伙伴们开了同样内容的会议。
从第二天起,大家就开始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叔叔们也分成了两组:一组人在附近捕鱼,一组人配合黎恕,先潜下海摸地形,然后带着黎恕潜下去……
但黎恕一次只能潜水五分钟左右,就得上来换气,所以进展很缓慢。
栀栀沉思着,还得给黎恕做一副能在海底呼吸的水肺、以及一副护目镜——就算是最最最简陋的这两样装备,至少也需要干净的胶管,与尺寸合适的玻璃片。
栀栀和船上的大兵们讨论了一下她的想法。
大兵们想了很久,到处翻找出来栀栀想要的胶管和玻璃片……
护目镜倒是比较好解决。
玻璃片?那叔叔们带上船的玻璃酒瓶就是呀,先找出表面较平整的全透明玻璃酒瓶,用锋利的贝壳边缘在瓶子上小心敲打……敲碎了三四个瓶子以后,终于取到了合适大小形状的玻璃片。
再把玻璃片的边缘给磨到不割手状态,栀栀和于露利用布块、铁丝等物,开始琢磨着要怎么样才能把两块玻璃片缝在布条上……
水肺大约是最不可能无中生有的了。
但大兵们还是找到来了最适合的胶管——就是目前船上现有的胶质的水管。
这是在离开双岛时,为了在半路上取淡水而准备的。
非常适合的就是这胶管的长度足有五十米长!
但不太合适的地方,就是这胶管太粗了。大家试了一下,把这胶管放进海里,然后海水直接把这软趴趴的胶管给挤压得一点儿空气也没有了!
所以新的问题出现了:要怎么样,才能保证那么长的软管里在下水以后还能保留空气呢?胶管足够粗,当然也可以充满了空气以后再沉水,但这么一来,可能黎恕会因为充气胶管带来的浮力,没办法潜到海底去。
大家齐心协力地做了实验,觉得这么做,不太行。
小伙子们后来又提出了一个想法:船上还数目不少的竹篙,最长的足有四五米高。所以,能不能把竹篙间的竹节给打通了,再把两到三根竹篙想办法连接起来,一头直接戳进海底,一头直接戳出海面之外……
再把胶管塞进竹篙里,这么一来……浮力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这样会限制黎恕在水下的活动范围。
具体成不成,还得试了再说。
如果不动手去做,这件事就永远也办不成!
于是大兵们使用旗语,把另一艘船上的大兵也喊了过来,大家聚在一块儿想办法。
在这过程中,有小伙子们灵机一动:这个竹篙就是我们在海底的固定呼吸器啊!只开一个呼吸口、供黎首长一个人呼吸是不是太浪费了?我们可以多开几个呼吸口,这样的话,就能多下水几个人……人一多,办起事儿来,不是更快更容易吗?
于是,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动手,花了大半天的功夫,一个模样儿丑丑的水下定位呼吸仪居然被他们给捣鼓成功了???
然后大兵们又央求几个呆在船上待命、一直没下水的叔叔们,请他们把这个丑丑的水下定位呼吸仪给戳到海底去。
这几位叔叔们一直没下水,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大兵们在合力讨论、制作这玩意儿的时候,他们也一直在场旁听。
当下,叔叔们立刻带着这丑陋的玩意儿下了水……
当然了,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出了不少问题。其他一直泡在海里的叔叔们连忙过来帮忙,又问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下午四点左右,这个水下定位呼吸仪终于安装完毕。
问题依旧存在——也不知哪儿出了问题,导致这个水下定位呼吸仪它就像真空管一样,完全不通气啊!
船上、海里的人全都被急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