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什么来了没有?”欧阳冷银问寇天明。
寇天明说道:“老爷子是注重你基础的积累,厚积而薄发。虽然提出要加重你的学业,但是这是在你有足够理解力的基础上,对你的培养和考验。因为你足够聪明,所以你能够学习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办案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的积累。知道的越多,办案的时候思路就越广。老爷子这是在给你打基础,好让你以后的路能走得越发平稳。”
寇天明继续说道:“反观另一边,大便头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你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或者说实际加入到他的团队里。因为他太需要你这样一个又聪明,又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小子了。只有你这样的人,才最好骗、最好利用。”
“没错!”欧阳冷银说道,“他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惜,我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那么傻呵呵的供他利用。我加入了他的团队,他在利用我办案,我也在利用他的身份去查阅那些比较机密的档案。后来,他发现了这件事。因为很多机密档案是不允许公开的。他就拿这件事威胁我,想要就这样长久地捆绑住我,让我成为供他使用、升官发财的傀儡。”
说到这里,寇天明倒是笑了:“依照师哥的个性,肯定给他挖了坑了吧?”
“那是自然!”欧阳冷银自豪地说道。
第151章 151
欧阳冷银指了指桌上的本子说道:“当时,说好的,我可以把我的实习经历写到论文里,作为学校的论文使用。所以呢,我就在论文里挖了两个坑。第一个坑,那就是我将我们团队经手的案件,一丝不落地写进了论文里。而这个案件的报告,同时也是经过我的手交到了上级的手里。为了避免我被老东西利用,同样的案件叙述,我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去叙述。这种叙述手法很是奇妙。从案件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叙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案件组的人,包括我和老东西在内,都是亲身经历过案件的,里面一些零碎的细节我没有写进案件报告里,但是我们案件组的看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你的老手法,先入为主的概念。”
“没错。”欧阳冷银继续说道,“但是呢,上级拿到案件报告之后,因为没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在细节缺失的情况下,以一个局外人和第三者的角度去阅读的时候,就会显得逻辑不通顺,案件条理不明确,办案混乱的感觉。这样一来,老东西去邀功的时候,明明办好了一个案子,却仍然挨了批评,让他完全讨不到便宜。”
“然后呢?”
“紧接着就是我的后手。因为我是最早进入实际案件实习的,所以警校的校刊也会刊登我写的案件经过。在撰写校刊的文章的时候,我故意写的很不专业。没有了专业报告的格式,我的文笔和内容飘忽不定,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感觉,完全没有条理,也完全没有专业性。”
“这样的文章校刊也会刊登吗?”
“本来校刊就是给警校学员自我发挥的地方,刊登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将案件的经过又用另一种文笔给叙述了一遍。虽然逻辑跳跃,文笔也不通顺,但是这篇小儿科的文章,正好成为了之前老东西团队案件报告的补充说明!在看过我的叙述后,之前不知道的细节就全部清除了,原本混乱的逻辑也一下子被点透了。两篇文章摆在一起,正好成为一篇既有故事性,又有专业性的案件报告。”
寇天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这么做的话,看到这两篇的领导就会知道,真正办理案件和知道细节的人,是你这个实习生,而不是那个大便头!”
“没错!”欧阳冷银自信且得意地炫耀道,“在看到我在校刊上的文章后,上级领导立刻就想通了。他叫来了老东西,询问了案件的细节。可悲的是,老东西就想着压榨我和邀功,虽然嘴上一套套的恭维之词,但是对案件的细节确是一问三不知。这就让上级很恼火了。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傻子都看得出,老东西是抢了属下的功劳,而且还是那种办案时候丝毫不管,到了结尾的时候出来横插一脚,对办案成果强取豪夺的样子。上级狠狠地骂了老不死一顿,我们所有人知道后都解气得不行!”
“你刚刚说,你挖了两个坑,那还有一个坑是啥?”寇天明问道。
第152章 152
没想到说到这里,欧阳冷银却是叹气:“哎……当年我还太过年轻,办事冲动也考虑不足。我在撰写校刊的时候,估计把我平时看到的机密文档的案件资料作为类比案件写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