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623)

刘彻斜了他一眼,“你谢什么?”

“臣谢陛下允许臣能继续出使, 前往库马特,而非停在乌孙, 等待副使从其他国家回归。”

这有什么好谢的?

刘彻哂笑。

张骞带着任务出去, 目的就是同乌孙结盟攻打匈奴, 天幸匈奴已经被消灭, 自然不用再继续那个任务。既然张骞唇舌间的祈望被精卫听到,转述于他,他也乐得大方,满足张骞探索新国度的心愿。

“与其谢朕,不如和朕说一说这库马特,蜀贾人贩一回绸缎,来回不过数年,就能赚下千金家资,朕真是羡慕啊。”

张骞便说了——

汉土之外是乌孙国,乌孙国再过去就是疏勒,疏勒靠着葱岭,那是一片高高的山,人迹罕至,四顾茫茫,夸张的说,人骨才是里面的指路标。汉使团在里面翻山越岭二十多天,才到达大宛。

大宛有良马,奔跑时汗出如血,极为稀奇。

大宛过去是大月氏,大月氏再过去就是安息,安息之后有什么国家,张骞也不清楚,他按着舆图路线埋头赶路,赶了百来日,方才到达库马特境内。

“那里的人皮肤是黑的,他们说,他们那里很少下雨,靠着他们的大河才养育了全国人。”

“他们每年都会有水灾,一泛滥就是将近半年,臣到时大水已退去,他们已经开始播种了。”

“那儿与汉土相差无几,也有国君,也有法规,民间也有农具耕种,池子蓄水,他们也懂得制造工具汲水,称为沙都夫,如同汉家桔槔。”

“库马特的国君对东方丝国——便是华夏,惦念已久。他们甚爱我们的绸缎,达官贵族争先追捧,国君亦以穿绸衣为荣。他们见到臣,得知臣是汉使万分惊喜,热情招待了臣,并在臣欲归国时,派出使臣相随,使君便是库马特国君最疼爱的小儿子,赫利王子。”

*

张骞去汇报工作了,库马特使团由大行丞这个同样负责主管外事的官员来招待。

赫利王子提出想要在长安逛一逛,左右没什么事,大行丞干脆就亲自陪行,而不是让下属来。

赫利王子记挂着使命,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直奔长安附近的农田。如今是十一月中旬,在他的国家那边,此时洪水退去,已经开始播种了。

尽管地理因素不同,赫利王子运气不错,误打误撞碰上了华夏给冬小麦浇越冬水的时候。

在他眼前出现了一片农田,农人在地里热火朝天,他们打着赤膊,留着断发,在给冬小麦浇水。

“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

蜀贾人将小王子的感慨翻译给大行丞。

“在我的家乡,他们这时候同样在耕耘,我们那里是断发,你们这里也是断发,我们光着上身,你们也是光着上身。”

赫利王子瞧到一个农人提着木桶拎水,眼神一闪:“不过,我们那里不是用手拎着水桶浇水。”

大行丞微笑着接话:“不知王子那边用的是什么浇水?”

“阿基米德螺旋泵。”

赫利王子念出一个于汉人来说有些拗口的称呼。

“阿基米德是一位贤人,他在青年时,曾来我们的亚历山大里亚求学,后来回归赫楞,也时常和我们来往。赫楞人和库马特人是一家!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里亚时,看见我们的农人需要拎水浇地,特别吃力,他就做出了一个怪玩意儿,只要把它放去河边,一头放水里,一头放岸上,摇动手柄,河水就能轻轻松松从河里来到岸上,进入农田里了!”

这么一长串话,还有许多生僻词汇,蜀贾人手心冒了汗,费了老大力气才把它用汉话说出来。

大行丞思考了一下。

懂了,那边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可能是世代交好,另外一个国家的一名大贤曾经去过小王子的国家求学,大贤出名之后,小王子的国家对这名大贤也很崇敬,尽管不是同国人,也依然把他当成自己国家的骄傲。

至于小王子在这里突然提起他们的汲水工具,看来是在炫耀自己国力啊。

农事不利,国如何能强大?

大行丞并不惊慌。他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王子殿下,我们这边也有和阿基米德螺旋泵同样的东西。那个人用木桶提水,或许是事出有因?”

赫利王子露出惊讶神色。

他看上去并不相信。

大行丞便带他到农田另一侧,那儿岸边挖有水槽,一个又一个水轮立着,农人或是摇动木柄,或是脚踏,轮辐便将水绞至高处,轻易灌溉农田。

“此物名为刮车,除了刮车,我们还有翻车和筒轮,用于深河,桔棒与鹤饮,用于浅水。”

——全都是白玉京里找到的华夏智慧。

白色的木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