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里面是她提前准备好的农业知识,汲黯接过后,随便滚开两列,眼睛就直了。再往后翻,发现并没有多少字。“这就没了吗……”汲黯一时间不免有些怅然,“是作者还没写完吗?”
“是我还没有抄完。”
汲黯没多想便追问:“为何?”
“我不知道要不要把它给皇帝。”少女声音里带着一股孩童般天真的忧愁,“他看着不是个好人。”
汲黯:“……”
“哎呀,对不住,我忘了。”精卫掏出金四两,塞到汲黯手里。
汲黯:“……?”
罚金四两的意义,不是让你给钱后,就可以随便说皇帝坏话啊!
精卫不管,精卫继续忧愁:“要是给了皇帝,他不是个好人,万一看到地里收成变多,就增多税收,那岂不是没有变?而且,粮食多了,他有了底气,会更加发动战争,可是人民需要多交税,能留在手里的粮食和之前无甚两样,又得忍受战役,倒不如不给这卷农书。”
“!!!”汲黯虎躯一震。
还管什么说不说皇帝坏话,事后他必定为此对陛下负荆请罪,现在先——
“不,女士,并非如此。若是能两头兼顾,又有民心又能打仗,陛下他肯定会放缓一些征战步伐,保持原来的赋税,慢慢征收粮食——亩产增多,三十税一所收租子,亦会增多,这笔账很好算。”
汲黯语气铿锵有力:“陛下虽不是好人,但他是一位优秀的帝王。”
精卫露出狐疑之色,“当真?”
汲黯毫不犹豫点头,“当真!若说陛下爱民如子,这便是睁眼说瞎话,可若说陛下脑子好,能判断利弊,这是事实。”
精卫:“……但我听说之前有一次大河决堤,他让人带十万士卒去堵塞决堤的地方,然后听丞相说大河决堤是天意,用人力去堵决口是不符合天意,他就放弃继续修大河了。”
修理黄河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放任黄河决堤带来的利益大。理论来说,汉武帝用脚投票也能选出来,偏偏他就是选了后者,放任黄河决堤。
那一次就是汲黯带人去堵河堤。
汲黯没想到少女居然连此事都知晓,面皮就是一红。“咳。”他试图挽救,“那只是个别时候。大多数时候,陛下都不会那么选。”
“真的吗?”
“真的!”
年少的神明还带着几分童真,祂想了想,道:“那我等到九月,九月之前,他若不做什么坏事,我就与他见一面。你不许将此誓约告知皇帝。”
汲黯狠松了口气,“一言为定。”
精卫伸出手。
汲黯也伸出手。
神灵与人三击掌,定下约定。
“他来淮阳之日,便是吾见他之时。”
少女说完,当着汲黯的面消失不见了。
“!!!”
汲黯动了动嘴唇,根本发不出声音,整个人懵成了石像。
等等!
这该不会是传闻中的精卫吧!
再想想自己之前击掌立下的誓约,汲黯脸色由黑变白又变青,能开染坊了。
陛下!!!
就七个月,陛下你可以不骄奢淫逸,不做出昏头之事……吧?!
第251章 满朝劝谏
二月转瞬即逝, 三月到来,农人开始耦耕。
没有牛,贫民只能人力耕种, 一人在犁前拉绳, 一人在后面扶犁, 在田中步履艰难。粗绳勒在前者肩上, 在日头下,于肉里勒出深痕。
汲黯履行了承诺,将铁器与耕牛借出。
“阿父阿父!”
他小儿子咋呼咋呼跑进来, 突突突开说:“刚才居然有人骗到我们家头上了,还说你答应借给他们耕牛, 春耕就在眼前, 耕牛那么重要,怎么可能外借!骗牛也不想个好借口,还是好几家一起上门, 也不想想,借给他们, 我们家里牛还不得累死!”
“是我答应借的。”汲黯冷不丁说。
“啊?”小儿子意识到阿父不是在开玩笑,震惊:“为什么!阿父,你想把牛累死吃牛肉吗!”
汲黯:“没有为什么,我想这么做,就做了。”
“……”表情直接冻在了小儿子脸上。
这标准汲黯式回复,直接让小儿子一阵牙疼,回忆起了沉痛往事。
他阿父走道家路子, 还希望儿子和他一样学这黄老之术, 小时候他被拎着背书时, 为了逃学, 就举着竹简,大声质问:“不是说‘道法自然’吗,你还逼着我念书!”
他阿父冷笑一声,“‘道法自然’就是,我想这么做,就做了。”然后,将他拎起来一通胖揍。
收回回忆,小儿子眼神飘忽,撇地瞧见房间里居然立了一份香火,不知道拜祭着哪位神祇,只能看到前面放着金子。
居然是金子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