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安禄山本不该掀起那么大的波浪,你们唐朝的天|朝上国,可不是靠送钱,堆出来的万邦来朝。”
御史最会get这些文字内的意思,往常是为了抠字眼,弹劾某些臣子,如今,便能第一时间察觉出山鬼话里的含义,“足下之意……是指安禄山哪怕拿走了近二十万兵马,我大唐亦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其他人忽然莫名觉出一点希望来,鬼使神差就主动忘却了天子逃出长安的那个结局。
心里希翼着:或许,还没那么糟糕?
“对。你们大唐是经过了几代明君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又有贤臣良将,区区二十万兵马,还不至于逼得天子出逃。”
可惜,碰上了一个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把安禄山当成亲儿子看的君主。
“当时,安禄山根本无法攻破潼关,潼关守将哥舒翰将潼关守得严严实实,唐军更是从九原直攻安禄山后方太原,彼时,安禄山进不得退不得,后悔莫迭,直骂手下为什么怂恿他造反。”
这不是很好的发展吗?贞观群臣困惑,这实力,连个潼关都破不了,是怎么祸乱大唐的?
李世民感觉这一幕很眼熟,眼熟得让他下意识绷起了全身肌肉防备。
什么是潼关?潼关就是“飞鸟不能逾”,是天险,是天下第一关,四镇咽喉。便是刘邦当年,面对潼关的固若金汤,也只能选择绕道武关。
潼关是关内地区的屏障,只有它破了,敌军才能攻往长安,然而哥舒翰这位唐朝名将将潼关守得滴水不漏,手头还有二十万大军,坚守了潼关半年,守得安禄山绝望,已经准备放弃了。
然后,当时的唐皇李隆基——当然,青霓说的时候,隐去了李隆基的名字。“他不知在想什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强命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主力对战。”
何其眼熟的一幕。
这回不是别的朝代皇帝的骚操作了,是他们本朝,就发生在大唐的史实。
李靖这回不在,仍在外面打吐谷浑,发出疑问的是位文臣,“潼关他逼着大将出关战斗?那可是潼关啊!”
就像是之前听宋朝守着黄河天险,还愣是不防御,让敌军轻轻松松过河,天险宛若摆设的心情。
离谱!就离谱!
是怕打持久战没有粮食,撑不过安禄山吗?不,当时叛军和大后方的联系已经被唐军切断了,河北之地战况局势有利于大唐,那里是大唐的经济中心,粮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虽然潼关收不到粮食,可安禄山也收不到粮食啊!而且,关内的粮食也占了天下屯收的三分之一!
山鬼:“何止,那位大将已经上了年纪,本是在家养病,还中风了,半身不遂,临危受命本是无奈之举,指挥军队守关倒也井井有条……”
但是,让人家率军出关,那不是为难人吗?后果就是,大唐二十万大军中了埋伏,只剩下八千残兵逃回潼关,安禄山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
厨房里咕咚咚烧着一口锅。
那锅竟然在自行烹煮食物,时不时汤水自行搅拌,调味料突然出现在锅里。
【铜锅
lv0,普通铜锅。
lv1,自动烹煮的神奇锅子。
lv2,食物出锅那一瞬间,能让一定范围内的人闻到香味后,陷入幻境中。】
任务五的那张厨具升级券,青霓并没有用在菜刀上,任务六她在弄出白盐后就完成了,滋味楼的厨师买来不会泛苦味的盐巴,厨艺自然更上一层楼。
这两张厨具升级券,被她用到“铜锅”上。
青霓:“可以开锅了。”
厨房里守候的藤蔓兀地掀开了锅盖,香味飘渺而出,淡淡掠过贞观君臣鼻端。
在他们眼中,山鬼身影突然隐没于白雾中,失去踪迹,正在迷惑时,一声恸哭猛然醒了他们的神——
“陛下!不能出关啊陛下!”
白雾倏忽散去,眼前是一位躺在毡椅里的将军,两鬓已白,风霜塑面,分明年岁已高,却哭得不顾脸面,涕泗横流。
——锅里烹煮的是可以用作军粮的食物,正如在系统的神奇力量下,鱼香能使人恍若见到大海,饭香能使人恍若看见稻浪翻翻,这军粮,青霓在往锅里倒入食材时,仔仔细细构思了一番自己想要的战役场景。
贞观君臣立刻意识到,这是山鬼以自己无上伟力让他们也看到了将来的场景。那位哭泣不止的将军,应该就是潼关守将哥舒翰。
对方似乎看不到他们。
场景在继续,任由哥舒翰呼喊不能出关,然而君命难违,最后还是不得已率军出关。
受到埋伏。
场面一换,那是一片狭窄山道,无数滚木檑石从山上砸下,若陨石雨,唐军死伤惨重,哀嚎痛呼声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