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来滋味楼连吃七天同一道菜而已,并不难。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
而当新菜端上桌,长孙无忌才发现他放松得太早了。
颤抖的声音,颤抖的手。“足下是不是拿错食材了?”或者这其实不是蝗虫,而是故意把面点做成蝗虫的样子?
山鬼笑得很开心,“我这店里的招牌菜,就是炸蝗虫。”
碟子上,沉甸甸的蝗虫堆叠,油炸出来的焦黄色冲击着在场人的眼球。
他们不是没听说过蝗虫能吃——蝗灾之时,粮食缺乏,饿狠了连树皮都能啃,别说蝗虫了。
可那是没粮食的时候!
正经人谁在丰年吃蝗虫啊!
李世民瞧着那一只又一只的虫子,只觉得头皮发麻。桌上放置了一壶他刚让下属买回来的梅子汤,在冰窖里镇凉过,壶面薄冰融化,滴水声声。
“不吃吗?”山鬼歪头,似乎很诧异,“现在不吃,明年迟早也要吃的。”
杜如晦敏锐察觉到了不对,“明年?”
“是啊。”
山鬼用筷子夹了一个蝗虫,亲自放进李世民碗里,对他“和善”地笑。
笑得李世民毛骨悚然。
山鬼道——
“明年春,河北大旱。”
“明年夏,山东大旱。”
“明年秋,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大霜。”
“还有蝗灾。”
山鬼一根根手指头数下来,每落下一根,就引起周围人胆战心惊一次。
“明年秋,蝗灾。”
“后年,春一次,夏一次,蝗灾。”
“大后年,夏一次,秋一次,蝗灾。”
“再下一年,秋日还有呢!”
山鬼的语气轻飘飘。青霓心中却很沉重。
贞观初连着四年出现旱、蝗灾害,希望她剧透了这事,朝廷提前准备救灾,能够少死一些人吧。
第124章 健胃消食
连续四年的……蝗灾?
李世民心跳得厉害。日头照进来的光影, 在他眼中此刻都好像有了生命那般,扭曲着黑白。
他沉重着呼吸,手指骨一点一点捏白。
而诸下属想到蝗灾的惨况, 想到遮天蔽日啃噬庄稼的虫群,在一刹那间寒毛卓竖。
他们都是英才,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 在无数次生死危机的关头闯了过去。就连争夺太子之位这样没有箭弩鲜血的斗争, 他们也拥戴着自己的主子达成了目的。
可是,蝗虫要怎么打!蝗虫要怎么赢!
人……怎么对付得了铺天盖地的虫子?
“久旱必有蝗,这旱灾无法避免, 蝗虫也难以扼制,未免灾民遍野, 当务之急是先备好赈灾粮。”沉默良久,房玄龄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现在六月了, 小麦和水稻是指望不上了,但是黑黍、红黍、薏米和稷, 这一些主食, 现在还能再种最后一轮。
房玄龄道:“即刻禀报陛下明年有旱、蝗灾害, 请陛下下旨, 令诸州县已收割之地立即种下黍、薏、稷的种子,此次免除农税,严令其收成不可售卖。”
“不可!”杜如晦道:“税要收, 不仅要收,还要将地里收成尽数收入县仓之中。”
李世民诧异:“不留给百姓?”
杜如晦摇摇头, 道:“若是留在百姓手中, 待到明年夏, 这几乎一年的时间, 恐怕剩不了多少了。”
李世民正要说难道一点存粮都剩不下,倏然惊觉杜如晦话语里隐含的意味,眼底浸染上冷色,“克明说的不错,这救灾粮没办法留在百姓手中。”
小树苗偷偷在厨房空间里戳青霓,问她:“为什么没办法留在百姓手中啊?”
“因为剥削。”青霓叹息着回复。
以前百姓手里没多少粮食的时候,官吏、世家、豪强都尽最大可能剥削了,等他们手里有粮了,那些人还不得再加大力度,掘地三尺地搜刮?
尤其是对官吏来说,稍微巧立一下名目,就能够从辖地里面贪污到不少钱粮。
当然,放在县仓里的粮食也有可能被胆大包天的官员偷偷贪走,但是官员本人就摆在那个位置上呢,到时候李世民只需要将心腹派出去探查一遭,哪个地方粮仓出问题,就找哪个地方的县官,说不定能追回来,可如果放在百姓手里,被搜刮走后都不知道去找谁追。
在李世民晦暗不明的神色中,救灾方案勉强敲定了一部分,其余需要添加的部分,以及具体实施,都要等他们回天策府后再仔细商议。
碟子里的炸蝗虫还热乎着,山鬼端上来的食物不可能不吃,李世民给自己的下属们一人夹了三四只蝗虫,热心地招呼:“都来试一试,这可是平常吃不到的食物。”
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实话,平常时候,哪怕是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块肉的穷人,也不会去考虑吃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