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老干部面前作死后+番外(162)

作者:沙舟踏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慎礼颔首:“过奖。”

刘大人一窒:“……在下并非夸奖。”

谢慎礼:“哦。”

刘大人:“……”

这回轮到皇帝哈哈大笑:“老刘你没事招惹他作甚,他那张嘴,不说话都能把你噎死。”

刘大人挠头:“这不是话赶话嘛……”

皇帝摆摆手:“好了好了,先生的私事我们还是别多嘴了,时辰不早了,我们赶紧出城。”

“是。”

今日重阳,皇帝出宫,是为与民同乐,也是想微服视察一下,看看登基数年,百姓生活如何,对他有何评价……倒没想到,先听到谢慎礼的流言蜚语。

皇帝想了想,还是劝了谢慎礼一句:“先生深情自是无可厚非,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要因儿女私情误了正事。”

谢慎礼垂眸:“是。”

皇帝便不再多说。

一行人顺着人liu出了城,打算奔向东城郊外的四里桥,在那边登高。

刚出城走上半里路,便听到悠扬的琴曲之声。

坐在车里的皇帝诧异,微微掀起车帘,问:“如今还不到登高之处,便已经有人奏乐了吗?”

刘大人骑在马上看得分明,忙凑上去,答道:“看起来不像,仿佛是有戏班子在前边摆台。”

皇帝:“这乐声听着也不像啊……”

谢慎礼拽着缰绳候在旁边,神情淡然,仿佛对这些毫无兴致。

皇帝放眼远眺,只看到高台和人群,想了想,道:“总归是闲逛,过去看看。”

“是。”

第73章 重阳

八月底, 几件悬而不决的事情陆续解决,皇帝私下会见几名近臣心腹,讨论近日几件棘手的大事,甚至特地将赋闲在家的谢慎礼喊上, 让他给点意见。

事情谈完, 君臣几人开始闲聊, 其中一位大人聊到七月御驾出行之事。

“……第一次七月南下, 才发现南边着实暑热难耐,好在是一切顺利。”

其余众人纷纷应和。

谢慎礼叹了口气:“倒是让在下又错过一次中元盛会。”

大衍对中元节颇为重视, 京城各处会提前售卖各种冥器等纸扎物,随处可见的盂兰盆, 还有许多果食、花果, 勾栏瓦肆里会连着搬演《目连救母》等杂剧……连朝廷各部也会设置道场大会,祭奠亡灵等。一个中元节,京城里能热闹近十天。

但今年的七月,他们都在外头。

至于谢慎礼……皇帝回想了下, 发现他真的好些年不曾在京里过中元节了,不由哑然。

户部尚书魏大人捋了捋长须:“谢先生这些年南来北往的, 确实辛苦了。”

左都御史孔大人则笑道:“先生可是想要为阵亡将士祈福?”这里大臣大都知道几分谢先生家里情况,自然不会这般没眼色, 问他是否要祭奠先人。

果然, 谢慎礼颔首:“亦是其一,主要是凑凑热闹。”他看看众人, 笑叹了声,“抱歉, 在下这段时日过得太舒服, 竟生出享乐之心了。”

皇帝无语:“那你还不赶紧回来帮朕。”

谢慎礼拱手:“还望皇上体恤, 在下年岁不小了,还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

立业?几位大臣顿时忍俊不禁。

皇帝无语:“你都立了多少年了。”

谢慎礼轻咳:“不若我们继续讨论中元节?”

皇帝没好气:“中元节都过去多久了,还讨论。要讨论,怎么着也是讨论重阳节吧——诶,说来,朕登基后,确实没有去登高望远了啊。”

户部尚书笑了笑:“最近朝中无甚大事,皇上若是想去,但去无妨。”

左都御史:“这……年初才出了那样的事情,皇上还是要三思。”

其他大人纷纷进言,有支持的,有不支持的,倒是谢慎礼垂眸敛眉,半声不吭。

皇帝看向他:“先生应当要去登高的吧?”

谢慎礼颔首:“不敢欺瞒皇上,在下正有此意。”

皇帝挑眉,当即拍板:“行,那朕就跟先生同行吧。”

众大人:“……”

谢慎礼迟疑片刻,垂眸拱手:“不胜荣幸。”

……

重阳虽已入秋,暑气犹在,百姓们趁着清早凉快,纷纷出城登高。

金华寺、四里桥、雁塔……城外四面高地、山坡,皆是登高的好去处。经过数位大臣的激烈讨论,最终皇帝择定了四里桥。

不过,他们刚出城,就听见曲声,隔着老远都能看到高台,还有好些棚子,还有许多人往那边去。

皇帝本就是出来散心凑热闹,当即拍板上前。

往前再走一段路,那片地儿的情景便看得更清晰了。

背河而立的高台矗立在前,与寻常戏台不同,上面没有雨棚,只在背后竖了块大板子,板上色彩很是艳丽,上面的字倒是看不分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