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敬神色紧张,开始左右张望。
怎么了?是催债的来了吗?
阿宝善意提醒:“你可以先爬上枣树去躲着。”
“……”
梁元敬在院子里六神无主地转来转去,阿宝也就跟在他身后转来转去。
门后传来对话声——
“王妈妈,你怎么来了?”
“余老,刚买菜回来啊?”
“是啊,怎么不进去?”
“我敲了,没人开门,梁公子是不是不在家?”
“奇怪,”余老嘟囔道,“我出门的时候还在的啊。”
门外响起窸窣声,似乎是二人准备推门进来了。
阿宝十分同情地看向梁元敬:“要不你还是考虑一下爬树罢。”
梁元敬迟疑一瞬,转身抱着树干,预备往上爬。
这时吱吖一声,院门开了。
买菜回来的余老提着一兜菜,一篓鱼,和腮上生着黑痣的老妇人站在一起,满脸震惊地看着抱着树的梁元敬,几片落叶扫过,三人一鬼面面相觑。
余老:“……”
妇人:“………”
梁元敬:“………………”
阿宝摸摸鼻子,道:“好尴尬啊。”
作者有话说:
“妈妈”——宋代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另: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里梁元敬的画只值一贯钱与前面所写的“千金难求”不符。
关于这点,我是这么想的,梁元敬从来没有高价卖过他的画,而是经人哄抬,才抬得这么高,而那些达官贵人喜欢的画,也是符合时下富丽工巧之风的院体画。
有人会想,既然你梁元敬的画这么值钱,那我出一贯钱买下来,再高价转让行不行呢?
当然也是不行的,只有是真心上门求画的,梁元敬才会画给他,不过梁元敬这人天真好骗,也是上过几次当的,这里与正文无关,就不写进去了。
再说一点,文中“民间画手大多水平低劣”这句绝对不符合史实,事实上许多绘画名家都来自民间,甚至卖了一辈子画,到老才被朝廷看中。
我这里是特意设定成这样,可以理解成绘画在当时是一项高雅活动,非家中富贵不能培养,水平高的画师也只有家底丰厚的人才请的起,而梁元敬是一位画技精湛、也难得不摆架子的宫廷画师。
第9章 说亲
“我们家公子,平时有这个……爬树锻炼体魄的习惯。”余老呵呵笑着说。
“我懂,我平日在家也是……”王氏干笑着附和。
“爬树?”余老诧异地问。
“是……”王氏汗如雨下。
梁元敬脸色惨不忍睹。
阿宝捂着脸道:“快别说了,我都替你们尴尬。”
余老道:“我去做饭。”
说完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厨房,徒留梁元敬与王氏站在原地。
阿宝看着耳根红透的梁元敬,好心安慰他:“没事的,你看开一点,一辈子很快会过去的,先别傻站着,快请客人进去喝杯茶罢。”
“进来喝杯茶罢。”梁元敬轻咳一声,红着脸道。
“好……好的。”
王氏手足无措地跟他进了书房,心想梁公子大概不会杀人灭口罢。
半个时辰后,王氏说明了来意,她竟然是来给梁元敬说亲的。
阿宝终于明白他方才为什么跟见了鬼差来索命似的了,哈哈哈哈,原来是怕媒婆。
阿宝抱着肚子,笑得打滚。
梁元敬无奈地瞪她一眼,她却不加收敛,反而越笑越过分。
“别笑了。”梁元敬不得已说。
“我没笑啊。”王氏一脸莫名。
“不……我不是说您,”梁元敬竭力想解释,却又不知如何解释,只能挫败地垂下头,“算了。”
王氏虽莫名其妙,但没有深究,向他大力游说起娶一门妻子的好处:“梁公子呀,你已经三十岁了……”
“什么?”阿宝震惊,看向梁元敬,“你都这么老了?”
梁元敬:“……”
王氏:“古人说三十而立,你也该成个家了,娶个妻子在家,一能替你操持家务,缝补浆洗,二能替你张罗吃穿,你若有个头疼脑热,她还能衣不解带地照顾你……”
“这些余老也能做。”梁元敬小声反驳道。
王氏满不赞同:“余老能给你暖床吗?能给你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吗?梁公子呀,你不能一辈子守着个老仆过啊,这样如何对你爹娘交代?”
梁元敬:“……”
阿宝捧着肚子,已经笑得不行了。
王氏接着介绍了几个她属意的人选,什么田教头家的妹子,什么乡绅柳员外家的娘子,还有某富商家的闺女,阿宝却越听越不对。
“这姓田的教头在禁军之中是出了名的刺头儿,还吃醉酒打死过人,连我在宫里都听说过,让你去娶他的妹子,你够人家几拳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