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董端嫔(309)

这也就理解康熙为什么要隐藏真相了。

赫舍里家乃朝廷重臣,现在还处于削藩的重要时刻,康熙是不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处置赫舍里家的。

更甭提自己与孩子,没受到什么伤害。

可康熙的“补偿”,无疑是又加重了赫舍里家族的猜忌,也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对付自己?

戈雅叹了一口气,斗了这个,又要提防这个,真是没完没了。

但既然赫舍里都对自己动手了,自己也不必忌惮对方,而放过这次将孩子留在宫中的机会。

反正也不是第一个孩子被就去乾清宫,一回生二回熟,自己也已习惯去乾清宫看望孩子了。

嗯,孩子她负责生,康熙负责养,这十分合理。

况且比起自己宫中的防卫,乾清宫明显是要比永寿宫安全很多。

她就不相信,康熙除掉了赫舍里皇后留给太子的人,这赫舍里家还能将手伸进乾清宫去。

接下来主要的就是,自己要多加堤防着点暗处的敌人,将孩子平安养到周岁。

但很快戈雅的顾虑,将不复存在。

因为赫舍里氏很快就顾不暇。

第131章 赐名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未。

兴许是在外征战多年的八旗兵, 都为了能够早日回京过个安稳年,今年一鼓作气重创了吴三桂的军队。

这一招彻底击垮了吴三桂的根基。

虽然吴三桂那反贼落荒而逃,但结束三藩之乱, 也已指日可待。

远在京城的康熙得到捷报以后,圣心大悦。

心想十一阿哥, 果真是带着祥瑞而来, 这不,刚满月就给自己传来前阵大捷的好消息。

年关将近, 康熙就下旨让八旗兵班师回京。

京城一片欢庆, 京中八旗世家见面了都要互相道个喜。

但只有一家除外。

那就是赫舍里一族面色愁云惨淡。

这场战役中, 他们赫舍里家前赴战场的佐领几乎已战死沙场。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家族在未来十年, 或许几十年,失去在兵力上的话语权, 以后家族就难已在战场上争功。

朝廷尚未稳定, 现在谁都知道军功比在朝廷的政绩,还容易得到晋升的机会。

就像钮祜禄家,他们之所以还能在遏必隆被罢免了以后,还能翻身,便就是因为他家佐领众多。

当初家主索尼所谋划的一切,现在似乎又回到了原地。

索额图也收到,皇上突然全部将他们全部人马调离到前线的消息,起初他还以为是皇上, 想要他们赫舍里氏多立些军功, 好给他们封赏, 如今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是皇上厌弃了他们赫舍里一族, 削弱他们的势力。

他思来想去, 皇上之所以这么做,那肯定是他们做的事情败露了。

原以为皇上也不会查到太子身上,没想到…

但他知道皇上对赫舍里惩罚远不止于此,谋害皇嗣,也不知道今后等待是什么样的光景。

但即便如此,他们心里尚存一丝希望,因为他们还有太子。

只要日后太子能够成功登基 ,赫舍里氏成为新帝母族,那一日便就是他们翻身之日。

...

佳节将近,康熙先是犒劳了此次立功的八旗子弟,不仅赏下他亲笔题写的福字,又在除夕夜里赐下菜,其中董佳家就得看三道年夜菜。

在这次封赏大臣中,今年康熙就将董佳得贵进三等伯爵。

这可是实爵,可世袭,这下给董佳家高兴坏了。

但也是董佳家应得的,因为戈雅已是贵妃,按照规矩,贵妃母家应当封爵。

人逢喜事精神爽,康熙觉得今年也该为自己的儿子们取大名了。

可能乐极生悲,还未过初八,宫外就传了九阿哥万黼夭折的消息,这让原本高兴的康熙又陷入了一阵沉痛中。

看来将孩子送出宫去,也是有概率立不起来的。

纳喇贵人挺着八个月的肚子来到康熙面前哭诉,想见孩子最后一面,可还是是在宫外去世的,又不能运回宫中,就连他也只能去到宫外吊念。

便拒绝了纳喇贵人的这个请求,自己只身前去了。

又是看到那么小小的身影,冰冷地躺上棺材里,与之前夭折的孩子不同,自出生以后,就没见过他额娘。

康熙忽然想起戈雅曾经对自己说过,如果孩子没有母亲陪伴着长大,长大后心中始终抱有遗憾。

当时这话,让康熙想起自己,其实他小时候就被送出宫抚养过一段时间,所以那种感觉,他最能切身体会。

九阿哥下葬了以后,康熙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荣嫔的十阿哥接回宫来,毕竟现在就十阿哥。一个在宫外抚养,也难免孤单了些,回来有哥哥弟弟陪着一起长大也好。

孩子被接回宫那日,荣嫔喜极而泣,过后喜忧参半,喜得是孩子能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忧的是,害怕自己又养不活这孩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